来源:作者:孙鹏 时间:2023-11-16
走进青岛莱西市水集街道茂芝场村,一幅集环境美、生活美、和谐幸福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道路平整宽广而整洁、农家小院美丽而别致、农村文化广场优美而整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茂芝场村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打造美丽乡村,不断增强村民的幸福感。
茂芝场村位于大沽河西岸,距城区8公里,有626户、1843人,党员60人,耕地2150亩,村集体年收入1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9600元,被评为“山东省生态文明村”“山东省森林村居”、“山东省美丽乡村”、“青岛市美丽乡村”、“青岛市旅游示范村”等。
瞄准现代设施农业,打开产业兴旺“金钥匙”,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十年前的茂芝场村属于近莱西湖水源保护地,村庄发展受到限制,几乎没有集体收入,负债达40多万元。近几年为带领村民致富,村党支部带头成立了合作社发展植葡萄种植,建成了占地1500余亩的茂芝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产业园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种植藤稔葡萄和阳光玫瑰葡萄,园区采用先进的连体式避雨大棚栽培模式种植,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推行“六统一”管理模式,村集体收入年增300余万元,采用“四新”技术发展设施农业,阳光玫瑰产达4500斤、产值11万元,亩增收3万元以上。今年园区葡萄被纳入国家名特优新产品目录。
“过去,茂芝场村属于贫困村,2016年的时候还都是荒地,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如今随着产业发展、收入增加,茂芝场村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新房,许多村民也买了汽车,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开始陆续返乡创业。”水集街道产芝湖新村党委书记说。
培育文明乡风,创新治理有效“新路径”,滋养乡村振兴魂
茂芝场村通过村宣传栏、微信群等多渠道宣传国家关于村民自治的政策导向,宣传“四议两公开”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通过文化墙和公益广告等传播文明新风、普及生产生活常识,用角落育人,用故事说话。通过大范围、持久的宣传,逐渐唤起了群众的主人公意识,村民开始主动到村党支部建言献策,主动帮助村两委进行村务管理;村民意识到自己的权力后,必须同时明确自己的义务和约束,为更好推进村庄治理,村党支部强化了村庄的法治建设,制定了《村规民约》。同时,村党支部牵头聘请了律师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合作社提供法律咨询,加强对群众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引导群众自觉守法用法;茂芝场村注重发挥村民理事会、“网格长”作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同时每年组织开展“四德模范”“文明家庭”“文明乡贤”“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带动营造争先氛围,全村正在向“家家庭院美、村村大花园”的方向迈进。
完善基础设施,唱响生态宜居“最强音”,筑牢美丽乡村根基力
茂芝场村把完善基础设施与美化乡村环境作为基础条件,破立结合,将村民道路建成风景线,让乡村之美更具魅力。如今村中心臭水沟变成2600平方米的文化健身广场,芝兰公园、茂德园遥相呼应,栽植红枫、黑松、玉兰等苗木8000余棵;打造了全长2公里的荷花长廊观光带,沿长广河种植荷花20000余株;建设了两处共计24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硬化路面6万平方米,铺筑沥青路面15300余平方米,安装了上百盏路灯,增设一处现代化智能垃圾分类。
为了改善居住环境,村党支部在村东废弃的农贸市场上建设新社区,配套了村民文化大院、图书室、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使108户村民搬进了新家,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人改变了环境,环境也改变了人。环境好了,我们老百姓看着舒服,住着也舒心。”村民王亮说。
茂芝场村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用“美丽乡村”之笔构图、勾勒、赋彩、增色,让绿色成为乡村人居环境底色,让宜居成为村民幸福生活写照。
(记者:孙鹏通讯员:史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