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网作者:时间:2023-11-15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聊城市高唐县三十里铺镇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独特优势,大力传承弘扬“非遗”文化,让地方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乡村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
打造非遗民俗产业。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三十里铺是国画大师李苦禅和著名画家孙大石的故里,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优势显著。近几年,三十里铺镇大力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深入挖掘搜集10余个品种100多个系列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聚集了40多位名将手工艺人,让民俗文化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通过做优做强民俗文化产业,为非遗注入动力与活力。
盘活人才带动就业。文化要传承,盘活人才是根本。传承非遗技艺,关键在于接续培养非遗技术传承人。三十里铺镇投资建成600余平米的非遗民俗创客基地,设置5位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发挥传统手工艺人领头雁作用,带动乡土人才加入到传统文化传承队伍中来。同时,导入市场化运营模式,实现文化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收益,实现以文富民。
发展“非遗+”模式。传统产业要发展,创新是必由之路。三十里铺镇主打“非遗+研学+旅游”模式,通过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培训、乡村旅游等项目,激发非遗传承新活力。同时,顺应当今时代发展,坚持流量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打造智慧网络平台和直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