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 >

崂山区大力开展数字要素集成改革 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来源:作者:时间:2023-11-14

近年来,崂山区大力推动数字要素集成改革,加快数字基础建设,聚力数字产业突破,实施数字场景赋能,推动数字要素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成功推出海尔卡奥斯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全国首个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全球VR第一园和国际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新高地,推动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9家,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2022年,全区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及增长率全省领跑。

一、坚持“数聚”先行,创建数字链条集成体系

聚数字平台,构筑科技创新链。面向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创新需求,以区内数字化家电、数字多媒体等16家国家级创新平台为牵引,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承接、院所共建”型数字创新联盟,搭建数字技术研发、中试熟化、场景验证开放平台,组织实施省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攻关项目9项、技术创新重点项目237项,全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均居全省首位,获评全省科技创新强县。

聚数字设施,贯通支撑供应链。大力开展5G“双千兆”网络提升工程,加速布局5G基站、NB-IoT基站、物联网终端等数字信息设施,全面铺设多功能杆、柱、桩等智能感知设备,实现主城区5G信号、千兆光网全覆盖。同时,依托全国北方唯一大型国际海缆登陆站,加快创建全省唯一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极大提升跨境数据流通的国际通信和互联网服务水平,为省内“双枢纽”城市开展国际间“数据对话”提供有效助力。

聚数字资源,集成要素服务链。围绕数字企业政策、金融、载体的核心要素供给,率先发起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搭建金企通、崂融e等数字融资平台,开发一批数字贷、孵化贷、专利权质押贷等融资产品,以数字企业发展“含新量”带动经济发展“含金量”。进一步放大青岛国际创新园磁吸效应,吸纳中科曙光、NEC等数字经济相关企业200余家,出台“AI+”商贸、制造、城市管理等110余种场景解决方案,获评省级软件名园、数字经济示范园区。

二、突出“数业”专攻,打造现代数字产业体系

抢抓VR新机遇,构建虚拟现实产业核心承载区。立足打造全省虚拟现实产业核心区的任务使命,依托国家级虚拟现实产业化基地、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靶向招引歌尔科技、Pico等虚拟现实企业90余家。举办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在全市首家挂牌虚拟现实产业园,着力打造全球VR第一园和国际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新高地。

抢滩AI新蓝海,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算力领跑区。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为契机,揭牌成立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青岛智算谷”,与华为、中科曙光等“链主”企业合作启用全省首个智算中心,共同筹建青岛“海之心”计算中心,为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普惠、安全可信的算力支持。年内“双中心”算力规模达到250P,打造成为立足青岛、辐射山东乃至长江以北区域的智算枢纽。

抢占工业互联网新赛道,打造数字软件能级跃升区。举办2022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上线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山东分中心平台,前沿培育卡奥斯双跨、特来电智能充电、能链能源数字化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其中,海尔卡奥斯平台作为全球三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已为4.3万家企业提供数据和增值服务,连续四年蝉联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榜首。

三、深耕“数智”赋能,拓展数字价值应用场景

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实体经济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引进奥利普、宇方等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发布工业赋能场景,新认定一批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其中,海尔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居全球第一,海信电视、浪潮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全国首个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等多个智能制造创新平台相继落地。

服务数字政府效能变革。全面推进“数字机关”建设,实施机关内部“一件事”改革,集成机关内部业务系统60个。创建“崂省事”数字政务服务系统,率先开发智能AI预审、微信端企业开办、企业云服务等应用模块,拓宽电子证照、数字章码应用范畴,推动实现70%高频登记事项无人工干预,96%办企业务不见面审批,努力打造无证明示范城区。

服务智慧城市善治惠民。搭建“崂先办”诉求办理平台,探索建立“全域感知、智能研判、平台督办”数字治理体系,获评中国智慧政法典型案例,崂山区入选全国社会治理百强区、位列全省第一。同时,不断开放拓展民生应用场景,创新教学云平台、智能实验室,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管理工作入选全国首批“双减”十大典型案例;探索远程诊疗、智慧家医、数字门诊等服务,示范打造国家智慧养老示范基地,让每一位居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数字城市的发展成果。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