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3-11-14
崂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改革工作部署,积极探索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取得良好进展和成效。
一、土地要素方面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全面盘活低效用地。一是充分发挥四大产业园区“专班+职能部门+平台公司”机制优势,按照“产业园、产业链”分类分层的模式,优化“一帐一图”,灵活运用自主改造、项目导入、平台参与、收回收购等方式,加大张村河片区低效用地盘活力度,全面盘活区内低效用地。二是加强宅基地盘活利用。在省内率先出台《崂山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形成较完备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体系。采取居民自营、吸引外资、与专业平台合作等方式,建成了一批精品民宿,成功获批青岛市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三是深度实施“工业上楼”行动,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研究确定多个项目实施“工业上楼”。
二、劳动力要素方面
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深化产才融合发展。一是组织“春风行动”“直播带岗”“名校行”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0场,赴西安、武汉开展城市引才推介,提供人才需求3000余个。二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实施重点产业引才“一业一案”“一企一策”。落实人才政策效能评估、人才园区绩效评估、人才服务绩效评估三项机制。三是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认定一批重点招才引智项目,跟进提供定制招聘、帮办代办等服务。四是积极推进职称评审权下放。指导我区8家企业组建了工程技术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批准9家企业组建了工程技术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三、资本要素方面
多措并举大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进崂山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深化“金政企”对接。组织开展“金融+商贸”、“金融+法律”等对接活动18场,惠及企业100余家;依托春雨行动,搜集融资意向企业154家。出台风险补偿金政策,进一步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路径。二是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及企业上市挂牌绿色通道机制,在项目立项、政策落实、合法证明等方面提供全流程管家式服务。出台新一轮《崂山区支持企业上市挂牌政策措施》。三是扎实做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深入开展企业资本市场培训专项行动。组织企业参加“资本市场服务周”等专项培训10余场。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较充足,形成了良好的资本市场发展格局。
四、技术要素方面
坚持以科技谋发展,增强产业创新策源力。一是优化科技政策,完善技术要素配置。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持续增加,技术合同交易额成倍增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活跃度显著提升。二是强化科技服务,助力创新平台建设。上半年,崂山区科技服务业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30%;获批26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624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规上企业完成研发投入85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73%,同比增长19%。三是积极对接重点单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对接驻区高校院所、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兑现扶持政策。目前,崂山区“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4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等多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获评全省“科技创新强县”,“中国城市市区创新能力”排名全省第一。
五、数据要素方面
强化公共数据汇聚治理,推进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县级节点建设。支撑数据返还、数据落地,促进数据跨级跨域共享应用。依托城市云脑中枢统筹汇聚各部门数据,为推进数据分类分级,公共数据运营提供全面数据支撑。推动国家和省级数据返还,逐步构建高质量的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统筹管理的数据资源体系。深化数据“聚、通、用”,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促进数据共享应用,满足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需求,为数据校核查验等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