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3-10-22
“人们只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殊不知禹时仪狄酿造美酒进献给禹,禹饮后,认为粮食酿造的酒不仅浪费粮食,而且有明显的成瘾性,定会害人误国。大禹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疏远了仪狄……”近日,在山东禹城市禹王亭博物馆,解说员正在向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解大禹“疏远仪狄、防微杜渐”的廉洁故事。
自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禹城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落实省市委对廉洁文化建设提出的部署要求,打造“清风润禹”廉洁文化品牌,利用当地大禹治水历史文化资源,在原有阵地基础上,糅合廉洁历史故事、家风家教元素,扩大廉洁文化受众范围,强化党员干部崇尚廉洁的自我追求,推动企业职工廉洁守职、社会大众的家风家教等在内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改造。
“清越而瑕不自眼,洁白而物莫能污……”在距禹王亭博物馆几公里的禹城市中心腹地糖城廉政广场,“清、正、廉、洁、公、净”六面扇形廉政墙主题鲜明、独具特色,吸引了不少当地群众驻足观看。广场上,围绕“糖城之光”主题雕塑分布着廉洁警句景观石,《诫子书》《石灰吟》等大家耳熟能详、意义深远的廉洁诗歌灯柱,使市民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文化教育。
此外,禹城市纪委监委立足华北地区抗日战场的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红廉文化建设路径,建成以红廉文化为主题的齐禹抗战纪念馆、革命纪念馆等廉洁文化教育基地,通过打卡红色场馆、讲述红廉故事等,让党员干部以及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教育。今年以来,各部门单位参观次数达30余次,受众党员干部超5000人次。
下一步,禹城市纪委监委将以清廉历史文化为土壤,发展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崭新内涵,将清廉历史文化融入部门、行业、基层治理之中,依托清廉历史的积淀推动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毛田力陈华宇)
责编:公雪、邢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