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华春
2024年初夏,偶遇黄道伟的书法木刻对联:根深叶茂传家远,雨润林丰世代荣。文意富实正气,字圆沉力留白,一阵书香淡雅之气扑鼻而来。
几个月后,在友人处又看见黄道伟撰写编著的文集《心路》,被其序言一段所吸引:“严父训诫,人生半百才食一箩盐,还有一箩呐,日子还长着呢……”浓情清风徐来,至今铭记,感触良多。
《心路》,装满了黄道伟39年以人民利益为先的公仆情怀,以务实奉献的思想行动造就了高清志远的人生境界。
黄道伟一路走来,风雨兼程。19岁考入广西民院(今广西民族大学),大学毕业时,即放弃在首府区直机关工作的机会,执意回到贫穷家乡做一名乡镇干部。30余载农村基层的打拼淬炼,靠着为党为民奉献的政治情怀,靠着清廉勤政的政治清醒,靠着务实、开拓的工作特质,先后在乡镇、县、地市党政部门履职,直至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心路》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篇39万字,分三章,除了黄道伟撰写文章外,也收录了其他领导干部和作者的互动文章,全篇立意高远,高处着眼,实处着手,主题清晰,多维度探讨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的课题。
站在政治高度,全力谋划推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黄道伟2003年5月上任广西钦州市委书记,对钦州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基础设施差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首先提出破解钦州“两高三低”难题的办法措施,后又提出“建设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的三大目标,从而形成市委决定。黄道伟为写好钦州这篇大文章,除了带领一班人实施宏观谋篇布局钦州发展的同时,自己又忙里偷闲跑海边港口码头,跑渔村家庭,深入体察乡情民意;翻阅钦州历史书籍史料,深度思索孙中山把钦州建设成为“中国南方第二大港”的战略构想。多次拜谒刘永福、冯子材两位民族英雄的故居展馆,积极获取历史文化营养灵感,为钦州建设发展赋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举措,较好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五年时间,钦州一改落后被动的局面,建设“三大目标”现实初具规模,为城市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他始终站在为党为民奉献创造的政治高度来思考,不断增强政治自觉和政治智慧,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实践成果。
如果说《共悟人生》和《钦州情怀》,是作者《心路》的引子,那么《科学发展的钦州》是《心路》的思想智慧结晶,《钦州之梦》是打开《心路》的钥匙和样板。
站在现实、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广度,坚定政治清醒,不断提高社会和民众的文明水平。
社会和民众的思想道德状态和日常行为规范,一定程度反映了所在区域的文化文明水准。《老师,您好》,汇聚了他从山村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到中央党校研究生的故事情怀,一首尊师爱师、感恩怀旧和履新前行的心曲。《梦幻八寨沟》让人梦绕魂牵,教人如何不想她;《中华白海豚》,唱开了民众呵护海洋、呵护生灵的心声;《我的篮球故事》,站在团队精神和生命远行的高度,讲出精彩经典。《求和杂谈》则是更高境界,从身心之和,物质精神之和,带出哲学之思,立体之践,世界大同,展现了棋和悦友、家和业兴、国和民福的时代普惠之光。
当然,中国历史智慧和地方传统文化也为作者的思想行动和文笔文风注入了灵感和动能。他忘不了孙中山百年前提出把钦州建设成为“中国南方第二大港”的战略构想,努力赋能建设现代化钦州篇章;忘不了钦州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共赴国难,联手打败外敌,转化成战胜困难、艰苦创业的巨大能量;忘不了钦州坭兴陶1300年的“城魂”和文脉传承,坚定保护和发展钦州坭兴陶的初心使命。政治清醒,是一个优秀领导干部的必备功课和特殊素养,也是现实、历史和传统文化对领导干部的本质要求。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清志远,勇毅前行。在《当官像官、当鳖像鳖》一文中,深入探讨从政清廉、政治纪律和权力责任前途的丰富内涵,讲心里话,算明细账。他总结为官三要素:“爱民,廉洁,有本事”。他约法三章:“不准大家接待我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不准照顾安排我的亲戚朋友来搞工程,搞人事调动,招工招干,不要搞什么宴请或者迎来送往。”
书中第三章《理性之思》的八篇文章都在探究追问,并理性科学地回答了作为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如何做人做官,如何做好人民勤务员,为党奉献,为民服务的重大而具体的课题。答卷有的放矢,分享智慧,传递情怀。
站在文学的角度,文章力求真善美,力求温暖民众。
文学艺术,是民众物质精神世界里的真实反映和独特风景,是时代灵魂的响铃和彩灯。
他深谙这些文学思想属性在《心路》篇章里应有的色彩、份量和功力。自然,很接地气的思想情怀,烟火味浓淡相宜的凡人故事,高大上的文采哲理,总是文章的核心表达。
《共悟人生》,就是一篇感人至深、不乏哲思的散文佳作。首先以父母、老师的故事为光,链接、照亮自己在改革开放大时代的刻骨铭心的小故事,可以说是整本书的灵魂之作。散文《我的篮球故事》很有趣,溢满阳光之气;散文《梦幻八寨沟》很优美,流露出一个正直刚强领导干部的爱心柔情。十一篇散文随笔,各有特色,各有故事,各有韵味,或写风景,或写旧事,或写人物,都注重真情务实,注重逻辑文彩,注意主题思想和生活美学,简约而不简单,全面地涵养和构筑了作者对事业的挚爱、生灵的大爱和文学的热爱。
生命,有着广泛的哲学概念和具体真实的内容场景。文字心迹,可以生成、充盈其功能、表象和核心要素。时空运转需要物质数量质量的积聚裂变和管理科学文化主流的布局调遣,真正的现实更离不开过去美好时光和历史经验教训的沉淀熏陶。
文集《心路》已经有意无意沿着这一方向迈进。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西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