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

深化产教融合 拓宽创新创业教育之路

□ 李鑫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产教融合作为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关键机制,成为拓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路的核心力量。

产教融合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价值交互逻辑。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其本质特征是实践性、开放性与社会性。而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可将企业的前沿技术、生产流程、管理经验引入教学,使学生在真实产业场景中接触市场需求、技术痛点与商业模式,真正实现做中学、创中学。而且学生在产教融合项目中产出的创新成果,如专利、技术方案、商业计划等可直接对接企业需求,推动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有助于实现为产业育人、育产业所需之人的目标。基于产教融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价值,高校可从以下三条路径出发构建产教融合机制。

坚持以产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首先,校企可联合开发具有产业特征的创新创业实训项目。产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技术要求,校企联合开发具有产业特征的创新创业实训项目,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到真实的产业环境和实际问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企业可将自身的生产经营难题、技术研发需求转化为实训项目的课题。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企业面临着智能化改造、生产线优化等问题,高校可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调研、分析和方案设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高校教师可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理论融入实训项目,使创新创业项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关注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校企联合开发的创新创业实训项目还应注重层次性和多样性。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开展简单的产业认知类实训项目,使其了解产业的基本流程和运作模式,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开展复杂的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其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其次,校企双方可携手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包括建设具有产业特色的实训车间、研发中心、孵化基地等。例如,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高校可与企业合作建设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基地,配备先进的电子研发设备和生产流水线,为学生提供从产品设计、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实践平台。同时,高校可派遣专业教师和科研团队入驻基地,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为基地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聚焦行业需求重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应以能力为本位,即切实培养学生解决行业实际问题、满足岗位需求的能力。对此,高校可通过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整合产业资源,构建起专业基础与行业应用有机衔接的课程架构。首先,可以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嵌入创新创业元素,将学科前沿技术、行业发展趋势与创新方法论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思维。例如,工科类专业可在专业课中增设技术创新与专利布局模块,而商科类专业可以融入数字化商业创新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从专业视角出发及时发现市场痛点、探索解决方案。其次,高校也可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具有跨学科属性的创新创业课程,并将此类课程融入各专业的选修课程体系,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未来创新创业需求自主选择参加。例如,针对新兴的数字经济领域,可整合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设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开发数字商业创新创业课程,着重讲解数字商业基础理论和运营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创新思考。此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还应注重设置动态更新机制。如高校可建立产业需求跟踪委员会或定期召开校企课程研讨会,将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职业标准及时融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确保课程体系与产业变革同频共振。

打造具有高水平行业视野和实践指导力的“双师型”创新创业指导队伍。在数字经济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面临着理论供给过剩与实践赋能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对此,应打造一支既懂商业逻辑建构、又能提供实战指导的“双师型”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破解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瓶颈。高校需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构建实战导师与内培双师骨干相结合的立体化创新创业师资矩阵。重点吸纳具有完整创业周期经验的实战派专家,如深谙市场运营的企业掌舵人、懂得创新技术研发路径的高管等,这类导师的创新创业经历自带教学转化价值。例如,资深产品经理出身的导师可通过拆解真实商业项目,帮助学生厘清用户痛点和产品定义,引导学生更好认清创新创业计划是否可行。校内创新创业教师也要持续进行自我建设,可选择深入企业担任顾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行业场景下的项目管理经验。教师可选择带领学生创业团队入驻企业开展工学交替实战,与学生一起在真实商业场景中掌握岗位经验,使教师能够将最新的产业技术路线、商业模式创新案例融入教学,实现带着课题下企业、带着经验回课堂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抓手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有助于搭建教育与产业的对接桥梁,重塑创新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即将产业需求深度融入培养方案、企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要素、实战经验内化为育人智慧,从而激活学生创新潜能,对接产业升级需求,最终让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成为驱动个人发展、产业升级与社会进步的动力引擎。(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2025-05-12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1434.htm 1 深化产教融合 拓宽创新创业教育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