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

深化高校产教融合创新 筑牢先进制造业发展根基

□ 钱鹏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进程中,我国正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推动先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高校需以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将学科、人才、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以战略协同构建创新生态,打造产教融合“强磁场”。产教深度融合的本质是打破创新要素壁垒,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耦合、协同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高校需主动对接“国之大者”,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领域,与政府共建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产业规划与科研方向同频共振;与龙头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实现技术需求与攻关任务无缝对接,形成“统筹在政府、研发在高校、转化在企业、增值在市场”的创新闭环,让创新资源在生态系统中高效流动、深度融合。

以学科交叉培育发展动能,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新兴产业竞争的底层逻辑是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比拼。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高校必须打破学科壁垒,以“产业链”布局“学科链”,围绕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智慧能源等未来产业赛道,建设“人工智能+制造”“材料科学+装备”等交叉学科集群,打造“学科+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快速向应用场景转化,为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以协同育人锻造人才方阵,筑牢产业发展“智力基”。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针对高端人才短缺与技能断层等现实问题,高校需构建“产学研用”贯通的立体化现代工程教育体系。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等载体,推行“学科交叉+项目驱动+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企业真实场景中真刀真枪参与技术攻关。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将产业前沿技术融入培养方案,从根本上破解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为产业发展锻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方阵。

以全链服务嫁接供给需求,打造成果转化“加速带”。产教融合的深度取决于创新服务体系的纵贯性。高校需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等载体,构建“研发中试—成果孵化—产业加速”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提供检验检测、中试熟化、创业孵化等全流程服务。聚焦产业政策开展智库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前瞻性、针对性的战略咨询,成为连接科教资源与产业资本的高效“转换器”。

从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看,产教融合是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更是产业升级的突破口。高校唯有将优势资源要素融入国家战略全局,以系统思维和改革魄力推进模式创新,勇担教育强国、制造强国的双重使命,才能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找准定位、彰显价值,从而以产教融合的深度突破催生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高度,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坚实产业根基。

(作者系沈阳工业大学助理研究员)

2025-05-11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1414.htm 1 深化高校产教融合创新 筑牢先进制造业发展根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