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福建省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再获突破,莆田市数字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北斗时空数据底座乡镇船舶监管数据”在福建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平台完成登记,获颁莆田市首张公共服务领域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这也是全省首宗基于北斗的时空轨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
据了解,莆田全市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有各类渔业船舶和乡镇船舶1.1万多艘。此次登记的“福建北斗时空数据底座乡镇船舶监管数据”,包含船舶经纬度、GPS状态等原始时空数据,以及围栏报警、设备属性等原始事件数据,通过融合分析计算得到船舶在港、离港数据等船舶监管数据集合,主要运用于乡镇船舶监管、船舶动态监管和船舶进出港报备,让分布广泛的乡镇船舶“看得见、联得上、管得着”。
福建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确定的8个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实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颁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今年以来,莆田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抢抓福建作为试点省份之一的先发机遇,积极开展数据知识产权政策解读工作,为重点企业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提供专业化指导和“保姆式”服务,为“知产”变“资产”探索新的转化路径。
“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对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效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具有积极意义。”莆田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主要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持,鼓励更多创新主体积极参与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推动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为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王亦欢 林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