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冰冰
改革再出发,唯奋楫者先,唯创新者强。2023年3月,《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发布。作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湖里区以此为契机,在集聚资源、拓展空间、优化环境上下功夫,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更具说服力:湖里区是厦门市唯一同时入选“中国创新百强区”“中国工业百强区”的行政区;辖区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93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99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8.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2.19件;针对培育研发创新能力、先进制造业倍增等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每年兑现资金超1.5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入选2024年度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高位谋划集聚国际创新资源
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创新愈发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湖里区在自贸试验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多区”叠加的优势下,积极融入金砖创新基地建设、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等重大战略,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
湖里区策划建设以“智慧城市示范样板、数据产业集聚中心、金砖和‘金砖+’国家国际化合作平台、两岸交流合作基地”为目标定位的厦门金砖数字街区,制定《厦门金砖数字街区实施规划(2024-2029年)》,落地通用技术金砖创新基地总部区、金砖数字工业智谷等标志性项目,通过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加快城市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做强科创平台载体,为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创造条件。
湖里区积极链接国际化创新资源,不仅联合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成员单位搭建金砖国家企业常态化交流合作平台,承办首届金砖创新基地企业家论坛,还深化与美中电商贸易协会等海外资源的合作,创新探索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构建国际产业和国际创新协同协作机制,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国际贸易。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今年9月,全国首个“数字工匠”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在湖里区正式落地。该基地一方面通过培训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形成工业互联网人才认证培养体系,预计每年可培养3000名工业互联网人才。
“湖里区拥有研发前端、制造终端等制造业全产业链,在全国,像湖里区这样拥有研发和制造全产业链的县区比较少见,这有利于我们在每个环节进行数字人才培育实验探索,进一步形成县区一级数字人才培育体系。”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盘活资源打造新型产业空间
科创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空间要素的支撑。湖里区顺应“科技回归都市”趋势,深挖空间资源潜力,探索打造“工业上楼”“科技楼宇”等新型产业空间形态,构建集约高效的科创产业发展路径。
走进湖里新质智造产业园,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不停,搬迁、建设、招商等工作全链条推进。这里原本是3.22公顷的低效土地,改造后总建筑面积将从1.1万平方米提升到14万平方米,摇身一变成为“高产田”。
今年7月,湖里区在全市率先发布《湖里区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方案》,探索占地面积不变、单位产值倍增的破题思路,完成湖里老工业区100宗土地“一宗一档”基础数据梳理,计划改造提升增容工业空间170万平方米。政策一经出台,松川电子、同致电子、百信公司等多家企业纷纷向湖里区投来合作的橄榄枝。
为了加快拓展创新空间,湖里区在通用技术金砖创新基地总部区、金砖数字工业智谷等新建科创产业园区中,按照“40%研发办公+30%中试厂房及挑高实验室+30%荷载实验室”的配比,规划建设兼具办公、研发和高端制造复合功能的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2.5产业空间”。
湖里区还积极探索“研发+总部+委外制造”的协同发展新模式,与龙岩连城县、宁夏闽宁镇合作建设域外制造基地,将总部放在厦门,将生产制造基地放在域外,为科技企业优化了资源配置,也为新时代山海协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此外,湖里区还引导多家企业通过委外加工、技术转让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生产。例如,作为LED照明行业龙头企业,立达信总部及研发业务板块设在湖里区,在漳州市、四川省、泰国等地拓展建立生产基地,推动企业效能与竞争力双提升。
优化生态厚植创新发展沃土
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制度等“软件”支持。湖里区做强做优综合环境优势,将丰富的资源向科创企业和人才倾斜,厚植以企业和人才为中心的创新生态。
2022年以来,湖里区先后出台支持企业培育研发创新能力16条、加强人才及重点群体住房保障17条、促进制造业及软件业倍增发展13条、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14条等政策措施,为科创企业和人才的长远规划装上“驱动引擎”。
“自政策实施以来,辖区内多家优质企业踊跃申报,越来越多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和投入,参与全面提升区域创新活力。”湖里区科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湖里区建立“白名单”机制,把重点研发平台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高层次人才计划企业列为优先支持范围。
今年以来,湖里区重点扶持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19个科技研制及产业化项目,预计带动研发投入9000万元,兑现人才住房补贴超过1000万元。
与此同时,湖里区高位嫁接优质创新资源,打造高能级平台载体,与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打造创新平台,引进德尔科技全球运营研发中心项目,落地桑若钙钛矿光伏、圣元固态氢能等一批掌握行业领先技术的科创企业。
为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湖里区还创新设立实体化企业服务中心,开通“亲清一家人”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政策“益企讲”、问题“益企解”等系列活动,全力帮助科创企业排忧解难。
如今,在湖里区这片沃土上,科技主体争流而上,科创源泉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