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河北省涉县交通运输局聚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不断强化交通公路扬尘污染防控,积极探索公路扬尘治理新机制,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给群众提供一个安全、洁净的交通运输环境。
全面落实“路长制”网格化管理。国省干线和重点县乡道路统一纳入道路扬尘治理网络,明确任务、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形成网格化管理。农村公路推行领导和党员干部带头,县乡村三级路长全面负责,负责包保路段的扬尘巡查监管工作,及时发现车辆抛洒、滴漏、覆盖遮挡不严等问题,尤其对检修施工路段实时监管、现场督查、跟踪巡查,确保路面不起尘,防患于未然。该局大气办、公路站、地方站及沿线镇街成立路域环境整治督导群,对日常路巡发现的问题,“路长”及时通知保洁单位整改,并反馈整改结果,形成工作闭环。
强力推行“源头管控”措施。对沿国省道施工工地、运输企业、砂石拌料场等严格控制,安装线上监控设备,设置水冲轮胎、车体,严禁带泥上路、沿路抛洒等。线下采取“三机一体+人工辅助”模式,扎实做好主干道路日常三机湿扫、重污路面高压冲洗、死角盲区人工清理,并纵深推进路界内裸土裸岩“以绿代苫”、脏乱差平交道口“非硬即绿”工作,确保车过不起尘、风起不扬尘,对抛洒物即产即清。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定期深入公路沿线建筑工地、砂石料厂等易产生二次扬尘的厂矿,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等形式,让企业认识到扬尘带来的危害,主动配合实施抑尘降尘措施,保护大气环境。
深入实施“联动协调”模式。加强与城管执法、公安交警等部门的沟通联动,聚集国省道扬尘治理合力,同时加强国省道过路路段管理,对打场晒粮、沿路“三堆”、沿路摊点等严格管控,及时发现并查处违规抛洒滴漏等污染路面的运输车辆,联系执法部门责令其整改,有效避免了二次扬尘带来的污染。综合执法、信息共享、协调联动,执法、养护同步推进,充分发挥智慧公路的效能,借助网络微信,让数据多跑腿、让信息更快捷,真正实现公路扬尘监管“1+1>2”的效果。同时,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在全县营造“扬尘防治、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使治理国省道扬尘成为社会化、常态化、日常化的群众性工作。
(张付平 赵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