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推进信访工作预防法治化,广东省深圳市园山街道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共治和居民自治三个维度,致力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有序的社会治理体系。
党建引领,筑牢信访工作预防法治化基石。园山街道在社区成立“名书记工作室”,定期开展“书记面对面”“书记请喝茶”等活动,与群众直接面对面。同时,通过“党支部+楼栋长”,将组织覆盖延伸到一楼一栋最基层的“毛细血管”。组织党员骨干下沉小区一线,一人一户,把服务送上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园山经验”。
多方共治,构建信访工作预防法治化的大格局。为实现多方共治,街道采取了“三结合”:一是与驻地警力构建防控格局“一张网”,将法治力量延伸到网格一线。二是定期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倾听民声、传递民意、回应民情,确保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回应。三是探索“商会协会+矛盾调解”的模式,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调解优势,有效减少企业矛盾纠纷。
居民自治,激发信访工作预防法治化内生动力。为激发居民的自治意识和能力,街道组建法治“能人”库,从居民中挖掘法律顾问、退休教师、反家暴工作室人员、社区热心人士等法治能人,以“社区法律服务角”“反家暴工作室”为品牌阵地,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帮扶救助等服务。另外,组织物业管理处参与居民矛盾纠纷调解,建设群众家门口的“群诉站点”。对超出小区权责范围的事项,推广“社区发令、部门执行”机制,推动街道、区级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到小区现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让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钟玉婷 农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