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推进智慧养老当以供需链接为要

□ 孟红莉

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问题日益严峻。智慧养老以信息化技术创新养老服务,打破时空约束,将政府、社区、医院、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个服务主体整合起来,革新了传统养老模式的点对点养老资源供需对接方式,是高质量、高效率解决养老问题的新途径。

经过10年多的探索,我国的智慧养老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存在着老年人主动参与不足、产品与服务脱节、缺乏专业服务队伍、适老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智慧养老服务的设计和开展没有把切实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放在首位。

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和完善应当以有效实现养老服务的供需链接为要,以有效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准确把握养老服务需求,完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立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的动态调查机制,及时准确地了解各类老年人的需求,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服务运行提供参考。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应当包括评估体系、服务体系、健康体系,评估体系对老年人能力和需求进行评估并制定适合老年人的服务方案,服务体系应当覆盖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健康体系以老年人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为主,同时尊重个性化选择,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机构供老年人自主选择。

第二,加强养老服务供给,整合各服务主体的养老服务资源。各服务主体的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养老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和质量。培育和整合多个养老服务供应商,方便可及地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完善政府在智慧养老服务中的职责,目前仍需聚焦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的养老服务资源,加强合作,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智慧养老服务供给格局。要加快技术创新,研发生产具有更强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操作方便的适老化设备。

第三,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供需之间的有效链接。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老年人提供高效的养老服务,具有开放、共享、便捷的特征。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起包括个人、家庭、社区、政府、社会主体等在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各层次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通过对各类资源的整合,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利用。老年人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获取更为便捷贴心的服务,同时可以实现在线交流。

第四,加强养老服务监管,形成需求、供给、监督一体的闭环。老年人通过平台自主下单后,服务主体通过多种方式提供相应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监督是服务供给质量的保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集服务与监管于一体,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养老服务全过程的监督,对于一些特定服务可实现视频管控。需求、供给、监督一体化应当是智慧养老服务的基本目标。

第五,加强技术培训,提升老年人数字技能运用能力。老年人的智慧养老服务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不仅取决于供给和供需链接,还取决于自身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以及会不会使用网络功能等因素。要加强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应用技术培训,使他们具备足够的数字技能运用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智慧养老服务的优势。

第六,加强智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智慧养老服务的运行状况和服务质量的高低,需要大力培育智慧养老服务相关的技术人才、研发人才、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总体上看,目前智慧养老服务的技术和研发人才相对充裕,但是缺乏管理和服务人才,特别是服务人才。智慧养老服务需要一批了解技术、熟悉服务、善于管理的管理人才,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智慧养老服务人才既要懂养老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熟悉产品和技术,他们是智慧养老服务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力量。(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法学院)

2024-06-02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6500.htm 1 推进智慧养老当以供需链接为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