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楼市再平衡需从全方位视角来看

□ 张守营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调整。如何调整?结合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和专家学者给出的“答案”,我们不妨从一个全方位的视角来看房地产市场的再平衡。

全方位视角就是要应对房地产市场更新,涉及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分析、供给端管理、金融支持与风险管理、民生保障、长期发展与行业创新等多个方面。

知名经济学家陆挺认为,房地产市场策略可分为三个阶段:“止血”“输氧”和“激活”。“止血”阶段强调迅速识别和处理房地产市场中最紧迫问题,稳定市场预期。“输氧”阶段关注为经济提供必要支持,确保地方政府的基本运作和公共服务不受影响。“激活”阶段着重于通过优化城市发展和资金配置来激活市场,抓住人口流入和经济发展的机会。

可以说,从“止血”到“输氧”再到“激活”,这些策略涵盖了短期内的市场稳定和长期的结构性调整。然而,策略在不同城市的实施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政策适应性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根据市场变化和政策反馈进行及时调整,才能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要评估以上策略在不同城市的实施效果,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城市经济状况、政策适应性、房地产市场特征、地方政府能力和执行力、市场反应以及宏观经济环境。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案例研究、政策评估报告、利益相关者反馈以及长期跟踪等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策略的实施效果,并为未来的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在房地产市场中,政策适应性尤为重要,因为房地产市场具有地域性强、周期性明显和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点。政策适应性要求全方位考虑,这包括地方差异性、市场反馈、经济环境变化、政策协调、长期规划与短期措施的结合、法律和制度框架、政策工具的选择以及相关政治和社会因素等。

治大国如烹小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来讲,决策上我们不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大局观,力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未来,我们应继续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变化,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适应性。同时,还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合作,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2024-06-02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6498.htm 1 楼市再平衡需从全方位视角来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