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小企业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 聂贤祝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两项主要目标和七项主要任务,旨在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增量扩面、提质增效,提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普惠化、便利化、精准化水平,以高质量服务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44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指出:“建立健全横向集聚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公益服务各类服务资源,纵向贯穿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网络化、智慧化、生态化服务体系。”可以看出,《指导意见》是贯彻落实这些法规政策的重要文件。

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陆续设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1697家,其中,省级30家,覆盖率达到94%;地市级281家,覆盖率为81%;县区级1385家,覆盖率为47%。总体来看,覆盖全国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服务内容丰富多样,在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基层服务机构比较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服务资源整合不够,服务内容较为单一。特别是县级和部分市级服务机构设置缺位,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能力不足,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堵点亟待打通。

《指导意见》围绕充实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明确国家、省、市、县各级服务机构功能定位,增强服务机构供给,突出集聚各类服务资源,促进服务供需对接等重点,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建立贯通国家、省、市、县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的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统一各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域名,统一平台、数据、网络等标准;构建中小企业服务“四个库”——基础信息数据库、中小企业数据库、优质服务机构库、服务产品和案例库;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推行服务承诺和服务公约制度等。措施务实具体,可操作性较强。

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总量超过5200万户,具有机制灵活、市场敏锐、韧性顽强的优势,也存在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资源短缺等不足,对政策支持和服务供给依赖性较高。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将有效提升各类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效,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

2023-11-27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3192.htm 1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