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 斌
□ 李圆丰 王肖晶
一山分陇蜀,两江襟袂连。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位于甘、陕、川三省交通要道,是甘肃向南开放的枢纽和陕甘川接合部极具活力的商贸物流中心。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旅游资源富集。九寨沟5A级风景名胜区蜚声中外,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两地地缘邻近,区域文化、自然风光互补,经贸文化交流频繁。
2月25~26日,九寨沟县考察团到武都区进行实地观摩考察,两地正式签约缔结友好关系,并联合发起成立陕甘川毗邻地区(九寨沟—武都)文旅环线战略联盟。短短几天的交流,不仅拉近了两地群众的友谊,更标志着两地拉开了构建“市场共拓、品牌共塑、资源共享”文旅产业新格局、打造区域协作典范、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共赢的大幕。
两位“近邻”为何成功“牵手”,其实早在2022年就初见端倪。2022年8月9~10日,陇南市委常委、武都区委书记肖庆康带领武都区党政考察团赴九寨沟县考察学习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等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双方相互介绍了区情、县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就进一步深化双方交流合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彼时,两地就对加快成立陕甘川毗邻地区(九寨沟—武都)文旅环线战略联盟、缔结友好关系展现出兴趣和诚意。
近日,九寨沟县党政考察团到武都区回访交流,先后参观考察了武都区马街下南山万亩花椒基地、万象洞景区、坪垭藏族乡、东盛物流园、姚寨沟民俗文化体验街区、祥宇油橄榄公司。大家一路走一路看,就如何推动两地文旅产业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行了深入交流。
“早就听说武都区有‘陇上江南’之称,是‘中国油橄榄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千年药乡’,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象洞更被称为‘华夏第一洞’,现在通过实地考察观摩让我们对武都区有了更加全面直观的了解,也为两地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今后,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特色,让两地的农产品形成互补,助推产业振兴。”九寨沟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葛海荣表示。
2月26日,陕甘川毗邻地区(九寨沟—武都)文旅环线战略联盟筹备大会暨友好城市、友好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在武都区举行,双方签署了缔结友好城市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友好合作伙伴框架协议。
肖庆康表示,这标志着两地的合作与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
九寨沟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为仁表示,随着武九高速分段建成通车,将为两地今后的合作交流搭建起新的桥梁,十分期待两地能厚植友好情谊,建立常态化协商机制,在文旅产业合作、旅游环线建设、商贸流通往来、武九高速北线建设、农特产品宣传推介等方面展开深度务实合作。
武都区与九寨沟县缔结为友好城市、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是陇蜀一家亲的“亲上加亲”,是携手新征程的“好上加好”。
“两个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武都区已经融入大九寨战略,也是我们落实陇南市委、市政府‘三城五地’和‘十大行动’的具体体现。通过签署协议,将全面打通西北、西南文旅融合发展新通道,促进区域间要素互动流通,推动企业互惠合作。下一步,武九高速将全线开通运营,武都区和九寨沟县将有更多合作空间和发展空间。”武都区文化旅游顾问张雁林表示。
新形势,育新机、开新局。
随着陕甘川毗邻地区(九寨沟—武都)文旅环线战略联盟的成立和两个协议的签订,如何构建“大景区+全域游”格局,推动形成“两点、两带、两域、两圈”发展布局,在景区创建、业态创新、品牌培育、推广营销、服务质量上提档升级是破题的关键。
“万象洞景区服务中心将借这次签约契机,加大景区建设力度,超前谋划景区运营,加强与九寨沟管理局和各兄弟县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武都区文旅产业发展再建新功。”武都区万象洞景区服务中心负责人赵文强说。
签约仪式上,双方共同发出了《陕甘川毗邻地区(九寨沟—武都)文旅环线战略联盟倡议书》,向陕甘川毗邻地区兄弟县区发出倡议: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原则,携手共建文旅康养交流合作机制,共谋发展路径、共推发展模式、共享发展策略、共创优质品牌,全面促进区域间政策、人才、市场等要素互动流通,推动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企业互惠合作;抢抓区域协作战略机遇,深化交流合作,共商发展大计,奋力开创区域协作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发挥各自品牌优势,突出产业与生态深度融合,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全力共建陕甘川毗邻区域“生态+”全域旅游经济圈。
“随着武九高速的不断推进,武都区将成为距离九寨沟县最近的邻居,此次活动的顺利举行,象征着两地旅游行业的复苏。作为旅游从业人员,我们一定利用好两地旅游资源,为迎接各地游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把陇南最美好的人文、风景展现给游客。武都旅游,未来可期!”陇南市绿缘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爱萍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