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经验 携手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1月19日,国新办就《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本报记者 高弘杰 摄

□ 本报见习记者 甄敬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中国的绿色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1月19日国新办举行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发布会上介绍说。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系统总结了十年来中国绿色发展的举措与成效,阐述了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实践经验,并用大量的事实阐明中国携手世界共建美丽地球家园。针对绿色发展成效背后的政策支撑、经验做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工作考虑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一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能源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白皮书指出,中国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不断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过去十年里,中国如何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对此,赵辰昕归纳了三方面主要做法:

强化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坚守能源安全底线,推动形成煤、油、气、电、核以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的供应近些年都有高质量的稳步增长。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风电光伏逐步成为新增装机和新增发电量的主体。截至2022年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突破7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处于世界第一;2022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全国新增装机的78%,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国当年新增发电量的55%以上。采取多项措施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考核持续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着力提高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煤炭绿色化开采,实施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截至2021年底,全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亿千瓦,节能改造规模近9亿千瓦。推行天然气、电力和可再生能源等替代煤炭,促进终端用能清洁化;实施成品油质量升级专项行动,推动成品油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是一个大题目,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目标和方向。”赵辰昕表示,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将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深入推进能源革命,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绿色产业发展动能强劲方兴未艾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发展的新动能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十年,我国各地区各部门以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契机,推动绿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对于中国在发展绿色产业方面采取的举措以及目前绿色产业发展情况,赵辰昕归纳了四方面。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动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为绿色产业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近年来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运用各类政策工具,发挥激励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措施,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十年来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多亿元支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中央层面年度安排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近2000亿元。实施5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不断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建立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体系,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引导促进绿色产品消费。

强化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化。中国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截至2021年底,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有效发明专利4.9万件,新能源产业有效发明专利6万件,分别是2017年底的1.6倍、1.7倍。形成了覆盖节能、节水、环保、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绿色技术装备制造体系,新能源、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推动形成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截至2021年底,中国本外币绿色信贷余额15.9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余额超过1.1万亿元,规模均居全球前列。

“绿色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展现勃勃生机。绿色产业发展也需要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支持,政府层面会加大政策引导和推动力度,持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推动绿色产业持续健康更好地发展。”赵辰昕表示。

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基础上

白皮书指出,作为资源需求大国,中国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努力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让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为全球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对于白皮书中提到的十年来中国能源、水资源、土地、原材料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的显著成效,赵辰昕介绍了五点经验做法。

加强规划引领。中国将资源节约的指标纳入到五年规划,建立完善评价考核制度,推动地方和部门落实管理责任。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系列重要文件,全面部署资源节约工作,在落实中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重点领域节约提效。围绕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结构节能。开展国家节水行动,推广农业高效灌溉。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强化粮食全产业链的节约减损。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2年分别下降了36.2%和55%。

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全面推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对高耗能行业实施差别化电价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开展用能权、用水权等市场化交易,推动资源高效配置。

强化法规标准约束。制订修订节约能源法、反食品浪费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制定完善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能耗、水耗、物耗的标准并且狠抓落实。

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围绕资源节约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倡导形成全社会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的社会风尚。目前已经连续举办32届全国节能宣传周和31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宣传活动。

赵辰昕表示,将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快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发展建立在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更加安全、更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保障。

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巨大

白皮书呼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守护地球家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丰硕成果有力支持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也非常愿意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的经验和成效。”对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成效,赵辰昕作了两方面总结:

——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新时代十年,中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超额完成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持续提升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能力,风电、光伏发电设备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土地退化的“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许多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为提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将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赵辰昕进一步介绍,为顺利推进“双碳”工作,中国在中央层面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各省(区、市)都成立了本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联动、各方协同的工作体系;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部署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形成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双碳”工作推进的整体格局。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重点领域“双碳”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下一步,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继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的力量。”谈及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考虑,赵辰昕提出了六点工作部署。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二是立足能源资源的禀赋,根据中国实际,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四是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五是持续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要汇聚更多资源要素来推进绿色发展。六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广泛开展绿色低碳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2023-01-20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5334.htm 1 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经验 携手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