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广西贵港供销社创新服务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贯通上下、连结城乡的基础网络,实施开放办社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21年销售总额达196.72亿元,消费品零售额达106.02亿元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宗义(右三)2021年到广西贵港市桥圩供销合作社调研综合改革、基层组织建设、社有企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等情况时表示,贵港市供销社作为全国供销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推进综合改革过程中坚持“开发不卖地、开放谋发展”,不断盘活壮大社有资产,成为党委政府统筹抓好“三农”工作的主力军,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老百姓的赞誉,这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非常难能可贵,要继续保持和发扬。 (姚春金 摄)

□ 龚成钰 覃慧红

“三农”是供销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广西贵港市供销社积极利用社有资产建设贯通上下、连结城乡的基础网络,实施开放办社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服务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2021年,贵港市供销社系统销售总额达196.72亿元,消费品零售额达106.02亿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452.9%和535.7%。

夯实供销服务基础网络

在城区,贵港市供销社整合直属公司土地资产建设日用品配送中心商务区、供销社电子商务中心、富硒农产品展示中心等13个项目,占地面积达106.293亩。同时,在西江生态产业园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摘牌44亩土地建设物流园,引进“鑫宇”“韵通”等16家物流公司入驻经营,每年货物中转量达25万多吨。在贵港产业园(石卡园)摘牌30亩土地,建设寄递物流配送中心1个;建设冷链物流集配中心1个,库容5000平方米。

在乡镇,贵港市供销社对供销社门面、商场、大院等资产进行改造,建设现代综合超市,为群众提供日用品、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服务,实现每个乡镇都有1个面积在1000平方米~6000平方米不等的综合超市。近年来,共建成供销社综合超市54个,成为联结城乡、活跃乡镇、方便农民的最繁忙的购物消费场所。

在村屯,贵港市供销社依托供销社传统日用消费品服务网络优势,整合供销社企业及村集体经济、社会资源,在人口集中的中心村联合创建村级供销社,广泛吸纳农民出资入社,与集体经济组织形成紧密利益联结。目前,已建成村级供销社105个、入社社员15,663户,发展集日用消费品、农资服务、农情信息、农村金融、代收代买等服务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社(点)893个,发展农资网点526个,让村级供销社与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形成广泛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织牢织密供销社在农村基层的服务网络。

据了解,贵港市供销社围绕当地优势产业,积极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向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累计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11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70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85家,吸纳村“两委”干部、经济能人、农民群众加入供销社,入社农户9587户,带动农户247,345户。

密切“三农”服务抓重点

贵港市供销社积极探索乡村解决普遍存在的“谁来种地”难题,重点面向全市水稻等优势产业,针对各地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开展代耕代种、机播机收、统防统治、代收代储等“菜单式”或“保姆式”土地托管系列服务。形成了贵港市港北区以水稻机械化托管为主、港南区以水果产销托管为主、覃塘区以茶叶采摘加工托管为主的各具特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拓展该业务5年来,系统累计开展土地托管面积86.3万亩,是广西供销社系统开展此项业务最多的地级市供销社。

2019年,贵港市供销社牵头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组建“贵港市名特优农产品产销联盟”,整合联盟成员外销资源,共同抱团拓展销路闯市场,推动本地农产品销往全国,目前已发展成员201家。其中,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户)88家、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户)15家、超市20家、水果经纪人52个,其他成员26家,服务覆盖水果、茶叶、水稻等产业种植基地15.9万亩,服务带动农户63,287户。组织“产销联盟”成员举办“田头”“果园”“茶园”课堂等培训30期2500多人次,提升了农户种养技术,提高了水果、茶叶等农产品种植品质。目前,“产销联盟”成员的水果销往北京、天津、河北、浙江、广东、武汉、上海、云南、新疆等地,累计外销水果20.65万吨。此外,建设农产品展示展销厅5个,每年联合商务、农业、扶贫等部门举办农产品展销活动,组织举办“供销大集”48场次,主办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交易市场“广西馆”贵港主题活动3场次。2022年1月~10月,实现农产品购进额253,621万元,与上年同期比增14.3%。

同时,贵港市供销社搭建了市、县、乡、村四级电商服务网络,唱响供销社“荷城货郎”电商平台,联合“逛贵港”“邮乐购”“极客壮乡”等平台开展电商合作,开展线上线下合作服务,入驻企业546家。发展直播带货新兴电商业态,组建直播带货团队,建成农产品直播间(点)6个,为贵港米、茶、水果等系列贵港富硒农产品设立直播服务点,利用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累计开展直播带货活动806场。5年来累计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13.2亿多元。同时,积极拓展惠农保险服务,实现收缴保险费6990万多元,服务群众60万多人次;推进农村助农金融服务,建设金融服务室(点)300多个,服务覆盖全市乡村。

完善乡村物流破难题

《广西统筹推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建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流通,以及布局合理、设施先进、链条完整的农村物流体系。”贵港市供销社经过深入调研后发现,县、乡、村三级物流快递现状不容乐观:县(市、区)级竞争激烈能生存,实际运作量不饱;乡镇级乡镇快递上下跑,费力耗时利润薄;村一级村屯网点不稳定,守时送达困难多。

为破解上述问题,贵港市供销社联合贵港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邮政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等部门以及各家物流企业,整合乡村物流资源,利用供销社资产和网络,快速推进快递进村工程。以贵港市港南区为试点,利用供销社企业土地30亩建设区级寄递物流中心和冷链物流集配送中心,计划投资3000万元。在乡镇,利用政府机关部门闲置的资产,利用供销社300平方米~500平方米的资产建设或改造成乡镇寄递物流中转站,着力整合整顿乡镇快递业务集中运营,降低物流成本。港南区8个乡镇已建成营业桥圩、木格、木梓、湛江乡镇寄递物流中转站(中心)4个,正在推进建设4个。在村屯物流网点的选择和设计上,既抓行政村全覆盖,又抓中心村网点的带动和全辐射,把村级物流点植入功能齐全的村级供销社综合服务站,形成集物流快递、日用品、农资供应、农情信息、农电商服务、金融服务、煤气供应、水电费代缴、代收代买等服务“一网多用”“一点多能”遍布农村的物流服务格局。

同时,为了保证村级物流网点能够运营长久,供销社、邮政管理局制定运行制度和管理办法,对运营好的网点进行补助,保证村级网点长效发挥。港南区已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65个,正在推进建设58个。截至目前,已建设并运营县级寄递物流配送中心3个,正在推进建设1个;已建设并运营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3个;已升级改造乡镇寄递物流中转站(中心)12个,正在升级17个;已建设并运营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893个,贵港市供销系统快递服务累计完成收派件47.37万件。实现“一网多用”“一点多能”、双向流通,有效解决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发挥了供销社更大的作用。

2022-12-14 建设贯通上下、连结城乡的基础网络,实施开放办社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21年销售总额达196.72亿元,消费品零售额达106.02亿元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4443.htm 1 广西贵港供销社创新服务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