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覃塘数字农业认养” 创新农村经济转型

本报讯 通过手机小程序,消费者可以在线上认养一块稻田,按每平方米9.9元的价格支付费用,并通过部署在乡间田头的“千里眼”高清摄像头,在150天左右的稻田生长期全程实时观看自己认养稻田24小时慢直播、稻米加工、稻米打包、稻米寄送等画面,还能收到邮寄到家中的大米。

近年来,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为了破解传统水稻种植业粗放式管理、供需失衡、产业链松散、食品安全等问题,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发展、促进数字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应用。2022年,覃塘区创新“覃塘数字农业认养”方式,建立起农户与消费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合作模式,将网络与现实种植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了一种“电商+智慧农田”的智慧种植平台,使传统的种植业实现转型。

“覃塘数字农业认养”项目于今年7月底正式上线,一期共50亩,认养程序上线一个月,认养率就达到了23%,目前已有300多人参与认养。认养基地的种粮农户表示,过去稻米收割后要自己送到集市上卖,辛苦不说,价格也不稳定。加入“覃塘数字农业认养”项目后,农户获得了更优良的稻米品种和种植技术支持,收成更好了,且还没到收割季节已产生一定收入,种粮更有信心了。而认养农田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每天关注这片稻田的长势,成为一名“田主”,使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也拥有了一个美丽的“田园梦”,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据了解,作为“覃塘数字农业认养”的参与方,每一个参与认养的用户都与村集体签署了“线上认养种植协议”,详细约定了种植过程、生物防控、质量要求以及基本收购价格等,并将在村集体的组织与相关的技术指导下开展农业种植。村民们也会在村集体组织下,利用企业微信担任“线上客服”,为认养用户提供认养区域的种植信息,解答认养用户的问题。

该项目土地由覃塘区城投集团负责流转,种粮农户负责管护参与销售分成。而当地群众除了收取每年每亩1200元的土地租金外,还可以通过在项目中务工增加收入。项目为种粮农户提供部分生产资料,省去了前期租田的支出费用,并创造了一种提前保障收益的方式(即农户与村集体签订协议,村集体提前支付稻田部分收益,并组织统一加工、包装、邮寄),农户只需专心耕种,稻谷又通过“云认养”方式进行销售,不愁销路。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利于产业长远发展。

“覃塘数字农业认养”方式,不仅提升了农村产业的价值链,给农户直接对接市场的机会,又提前固定了收益,降低了风险。让消费者去掌握养殖、种植过程,让产品的整个生长过程通过直播而变得更加可视化、标准化,既探索了数字技术如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助力作用,又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产品、情感满足、安全健康三大消费核心需求。

据了解,覃塘区是一个农业特色化非常明显的地区,未来,“覃塘富硒稻”“覃塘毛尖”“覃塘莲藕”“小龙虾”等覃塘特色农副产品也计划纳入“覃塘数字农业认养”范围,使这片“5G云上农场”多元化,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龚成钰 杨春富)

2022-11-21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3738.htm 1 “覃塘数字农业认养” 创新农村经济转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