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汪险峰
城市里的闲置楼宇是否可以再利用创造产值效益?数字经济能否快速“智造”财富?遇到发展瓶颈的三、四线城市如何突破自身限制、逆势起航?这是困扰诸多城市管理者的难题。针对上述难点问题,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委、区政府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完美答案。站前区委、区政府利用一幢闲置多年的老旧办公楼,投入较少资金简单改造后将其建成营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不到三年时间就实现了营业收入133.11亿元、税收7.68亿元,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站前奇迹”。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奇迹竟是在近三年来受疫情严重影响、经济下滑局面严峻的情况下实现的。
思路创新 占位超前
变制造为“智造”
“思路决定出路,抢位胜过等位”,经过多方考察,详细论证,站前区领导班子决定,摈弃盲目扩张、避免无效竞争,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变制造为“智造”,独辟一条以“楼宇经济”推动全区产业优化升级的“新经济”之路。
经过6个月时间的抢工期赶进度,产业园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开园,并于当年即实现税收收入近6000万元。营口市委书记李强曾感慨地表示,思路一转天地宽,“人分畛域,才智却无边界,特别是数字经济迸发的新业态,给人才共享提供了大舞台。营口灵活嫁接外部智力资源,我发展你分红,善用人才发展新经济”。
创新运营模式
聚力主导产业
营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运营模式分两种,即传统人力资源产业运营模式和新经济产业运营模式。无论哪种运营模式,与传统的线下运营形式相比,营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运营模式都更偏重于线上运营。
2019年开园之初,该产业园即与总部在上海的人瑞人才集团合作,由人瑞集团运营产业园一楼内的站前区人力资源交易平台。人瑞集团拥有超过6000万人的人才库,采用自有大数据招聘平台“香聘”来完成互联网线上招聘的运作。人瑞集团在营口市现有员工2400人,是该集团国内最大的BPO中心。目前已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其中包括阿里、腾讯、今日头条、滴滴、摩拜、网易等国内一线互联网企业。
据辽宁人瑞普惠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行政经理高莹介绍,营口中心从业务体量及人员体量上看,已成为与杭州、武汉等新一线城市并肩的人瑞人才二级网点,营口也成为除成都、上海、北京、广州、武汉五个区域中心之外的全国第六大区域,东北地区的区域中心。
新经济数字产业园由站前(营口)新经济产业园有限公司实施总体运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荟营家”服管体系,汇集“大数据协同监管平台”“营掌柜”“营小二”“集群注册”等四项特色服管系统,形成大数据汇总分析、政策解读分享、专业服务智能管理、风险预警及控制体系。2022年上半年,“营小二”服务中台系统已经完成大数据风控系统的全面上线,通过大数据项目风控、大数据人员查找、大数据资金风控、大数据发票风控,全面把控灵活用工场景的监管和预警。“荟营家”服管体系目前已经申请8个软著权,通过收取入驻平台企业营业收入的2‰作为全程代运营服务费实现盈利。
新经济产业包括共享经济、零工经济和直播经济等三部分业务。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着力突出服务属性
营口众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安娜从建园伊始就一直在产业园工作,她亲眼见证了产业园发展历程。为了使入驻企业有如家的归属感,产业园把服务融入到各个方面,主动征求客户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贴心式保姆服务,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看到在园区内工作的员工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就在产业园内设立员工休息娱乐、身体锻炼、生活采购等人性化公共场所;想到外地客户对当地环境不熟悉,办理纳税等业务比较困难,就在产业园一楼大厅最显眼的地方设立了税务大厅,解决园区内企业报税纳税“最后一公里”难题。产业园的特色服管体系“营掌柜”(共享财务中心)、“营小二”(共享运营中心)服务平台,可以让客户把企业的法务、财务甚至档案管理都交给产业园代运营,企业基本可以拎包入驻,省人省事又省钱。
辽宁人瑞行政经理高莹表示,人瑞人才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猎头公司,数据库有6000万份人才信息,每天调动全国人才匹配地方需求,业务可谓海量。该公司全国范围兑现高管的期权奖励全部在营口一站完成,上千万元的所得税也因此留在营口。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就在于站前区的营商环境好、服务意识强。
营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从开园至今,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吸引了包含方胜灵工、人瑞人才、苏州悦城、上海联服等53家知名人力资源头部企业入驻园区,解决就业8.3万人次;发包项目34,169项,签约人数408,431人,服务区域遍布全国各地;在2400余名坐席员工中,营口本地人口占60%。这些骄人的数据不仅代表着产业园实现了站前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人力人才和税收的“两个引入”工作目标,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产业园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站前区“数字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解锁了“智造”财富的密码,看是一幢楼,实质是依靠大数据,打开人力资源供求空间,激活人力资源产业。一幢楼办公、一站式服务背后,是一个层次丰富的人力资源蓄水系统。市场化的专业力量打造出互联网与项目运营、人才交流、大数据、企业结算融合的生态体系,不仅能促进本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更能“引才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