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凌晨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以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引领,坚持储备一批项目、布局一批项目、推进一批项目“三个一批”模式,合理统筹各类资源向片区中心镇集聚,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切实加快资源片区化、发展集约化、服务专业化,助推县域内片区协同高质量发展。
聚焦规划 储备一批项目
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储备项目。达川区认真落实片区划分赋予每个片区的功能定位,围绕一核(城市商贸服务核心区)、两区(百马产业新区、铁山产业新区)、多园(1个国家级、4个省级、10个市级及多个区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立“十四五”重点项目库,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2个、总投资3738.3亿元。
围绕公共服务提质储备项目。达川区以推动片区内教育、医疗、养老以及应急救援力量等公共资源集中布局、精准投放为着力点,在片区中心镇谋划储备领航学校提升工程5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两所、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8个、应急储备库3个、应急救援基地4个,引导市场要素合理分布、有序流动,让有限资源发挥更好效益。
围绕承接国家政策储备项目。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色产业协作发展等为重点,建立“双城圈”建设重大项目库,滚动储备项目112个。
突出特色 布局一批项目
突出片区农业优势布局项目。达川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深入实施“四子同兴”工程,同步推进明月山绿色发展片区、山地品质农业发展片区、“双石”新型城镇经济发展片区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片区工业集聚布局项目。立足各片区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达川区强力推进百马产业新区产业建设;编制完成铁山产业新区和“双石”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启动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特色石材产业园、特色手工产业园、特色藤编产业园等特色园区。
突出片区服务升级布局项目。以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地,全力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为目标,在都市服务业发展集聚片区推进升华商圈、州河沿岸、“两馆一街”等城市商圈极核建设,加快推进杨柳商贸园区、三里坪商旅园区、翠屏山高品质商服园区等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建设。
集聚合力 推进一批项目
强化项目专班推进。达川区分片区成立22个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牵头单位、一套工作方案”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实施每季度“红黑榜”晾晒、“比学赶超”大竞赛和区级领导交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推动项目落地落实。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全力争取国家、省重点项目用地支持,达石快速公路用地预审获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批准,助推铁山以西片区交通大动脉尽快开工建设。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拓宽用地渠道。搭建政银企项目合作平台,建立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清单,按照“一个重点项目、一套资金方案”,全力解决项目资金难题。
强化项目工作督导。实行“三办合一”联动督导,建立“周督查、月调度、季通报”机制,定期通报建设进度,及时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实行逗硬奖惩制度,倒逼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确保全年固定资投资增长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