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宝臣
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已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部署构建“1+N”政策体系,各部门、各地方迅速行动、扎实推进,形成了全社会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浓厚氛围。
企业是能源消费和工业活动的主体,产生了绝大部分碳排放量,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的主力军。充分调动广大企业节能降碳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减碳的态势,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主要通过大型企业落实碳减排目标责任,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节能量交易等工作也主要面向大企业。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制度规范和政策安排,广大中小企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节能降碳的意愿和潜力并未能充分挖掘。
有研究人士指出,我国中小企业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多数中小企业节能降碳意识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往往有着很大的节能减碳空间。因此,应当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激励,鼓励和支持广大中小企业积极融入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碳足迹,源于生态足迹概念,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碳足迹认证,是用科学的方法衡量测算人类活动或某一产品服务整个生命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并予以认证。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变暖趋势,世界上多个国家政府和相关机构都开展了碳足迹评价方法研究,并在碳足迹基础上推出了“碳标签”。目前,已有1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19种产品碳足迹评价制度,评价产品超过2500种。
我国也正在积极探索开展碳足迹认证工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宣布后,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关注碳足迹认证工作,有关部门正在开展碳足迹与碳标签相关制度研究,浙江、山东、四川、青海等省份已出台鼓励支持碳足迹认证的地方政策。为推动中小企业节能降碳,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目前已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开展战略合作,致力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碳足迹咨询与认证服务。
碳足迹认证对于推进企业节能降碳、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碳足迹认证是现行节能降碳政策的有益补充,有利于推动广大中小企业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部署,当前已有很多头部企业启动绿色供应链、低碳供应链、零碳供应链等计划,发挥头部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开展碳足迹认证和供应链管理,将低碳、零碳产品纳入头部企业供应链,可以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节能减碳的新模式。同时,通过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和碳标签管理,并在消费环节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消费,也可以切实推动全社会形成支持绿色低碳产品的消费习惯,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二是有利于积极应对碳关税贸易壁垒。碳关税,也称碳边境调节机制,是指欧美发达国家根据进口商品的含碳量对其征收关税,以保护本国企业竞争力、避免境外企业“高碳低价”对本国的企业造成冲击,从而激励贸易伙伴采取更强有力的减排措施。目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已在欧盟理事会获得通过,2023年~2026年将进入试点阶段,2026年后有关行业进口产品将必须根据产品生成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支付碳费用,并将逐年提高费率。如不积极应对,未来碳关税必将成为绿色贸易壁垒,极大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性并降低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开展碳足迹认证,可使出口企业提前做好应对冲击的准备,并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验、物流配送等多个环节制定相应策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实现低碳减排,减少碳关税支出。
三是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产品竞争力。虽然从短期看,开展碳足迹认证会使企业生产成本有所增长,但从长远来看,碳足迹认证是企业响应国家政策、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可以增加产品的环保属性和附加值,也可以作为企业或产品的营销亮点,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产品竞争力。碳足迹认证也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耗能产碳环节,有利于开展低碳管理、节能降耗,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产业链的良性循环也会带动销售及利润。此外,虽然我国目前尚未针对中小企业碳排放出台强制性政策,但有关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必将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前开展碳足迹核查认证,主动向绿色低碳转型,学习和开展碳资产管理,有利于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规避风险、抢占先机。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创新发展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