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逐步改善

□ 聂贤祝

日前,工信部委托第三方机构发布《2021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评估报告》认为,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这是年度《评估报告》第二次发布。2021年3月,首次发布了《2020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两份年度《评估报告》都是选取了36个典型城市(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作为调查评估对象,对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创新环境、政策环境五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对两份年度《评估报告》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细微变化。

从城市排名来看,位列前10位的城市范围没有变化,上海和深圳继续位居前两位,处于3位~10位的城市位次有所变化。在36个城市中,位次升幅较大的是青岛、武汉和宁波,其中,青岛由第17位升至第11位,武汉由第19位升至第15位,宁波由第10位升至第7位。

从城市评分情况来看,2020年度平均得分为54.53分,2021年度得分均值为56.53分,涨幅为9.49%,所有参评城市综合得分较上次评估均有所提升。

从评估指标来看,五个指标平均分值的次序由高到低分别为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融资环境,创新环境,对应分值分别为75.68分、68.49分、52.80分、43.71分、41.95分。说明在市场环境、融资环境和创新环境方面,提升空间依然很大,融资难题仍然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创新资源在城市间分布不均衡、大量集中于一线城市的问题比较明显。

国务院颁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截至202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达到1.54亿户,比2012年底增长了1.8倍,年均增幅达12.1%。2021年,我国日均新设企业2.5万户,是2012年的3.6倍。从2012年~2021年,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从44.1万户增长到66.4万户,增幅超过50%。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的生存土壤,中小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为敏感。

《评估报告》同时指出,各地在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的隐性壁垒依然存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仍待完善;二是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中小企业权益保护力度仍需加强;三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融资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中小企业人才引、留难度较大,创新支持政策针对性有待提高;五是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部分地方出台政策知晓度和落实效果不及预期。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和稳增长政策效应不断释放,我们相信中小企业一定能够危中寻机,开拓新的局面。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

2022-06-24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0253.htm 1 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逐步改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