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夏莉 记者杨虹报道 第九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期间,环保观察团走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北京市平谷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枯枝烂叶过“桥”变宝的“生态桥”治理工程让有“中国桃乡”之称的平谷区走上了一条绿意盈盈的发展之路。
2017年1月,平谷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启动了“生态桥”治理工程。刘家店镇副镇长孙亮介绍说,“平谷区地处北纬40度,昼夜温差大,是桃树种植最适宜区域之一。刘家店镇桃树种植面积2.3万亩,过去,大家伙儿都是把果树修剪下来的废弃枝条当成柴火烧了,造成空气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区政府统筹政策、资源、技术、资金,建设有机肥生产厂房,购置生产设备,承担生产加工成本,以刘家店镇为试点,对企业生产的有机肥按每吨50元给予补贴,如此一来,镇、企、村有序联动,建立起‘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
在刘家店镇“生态桥”国桃基地,果园废枝叶、畜禽粪便粉碎混合发酵制成有机肥还田,促进环境改善、土壤改良、水质改进、大气改优,在农业生产废料与可循环再利用资源之间架起了一座“生态桥”。刘家店镇还鼓励农民把果树枝条等农业废弃物统一收集,运到“生态桥”工厂,1吨废弃物可兑换1吨有机肥或是其他生产生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