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晓涛
行业云正成为云计算服务新趋势,作为中国分布式云的引领者,浪潮云致力于成为高品质云服务提供商,当前已形成云数一体能力,无论是在云服务平台的支撑能力、企业信息化的全栈能力、先进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还是在生态体系的打造上,都体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在“2022IT市场年会”上,浪潮云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颜亮在主题为“行业云助力产业跨越数字鸿沟”的演讲中表示,数字化的发展刚刚进入“主流市场”,即产业市场阶段,现在面临从“早期市场”过渡到“主流市场”的鸿沟挑战,而跨越鸿沟的次序,取决于各行业及企业的“数据密度”。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向“数字产业化”快速扩展。颜亮认为,当今世界有物理视角与虚拟视角两个核心发展方向,物理视角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能量密度,而虚拟视角的核心要素是数据,驱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定量指标是数据密度。在虚拟视角的世界和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数据密度高的会优先得到发展,反之,发展会相对迟缓。
现有产业环境可分为传统产业和数字化产业两大类,相应地,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种类型。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其中,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比重为2:8。“不难发现,产业数字化后续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而产业数字化更多地依赖或者得益于数字产业化的支撑。这两个板块形成了整体数字经济的‘大盘’。”这是颜亮对数字经济的分析。
数据密度差异导致“数字鸿沟”产生。颜亮表示,数字产业化本身的数据密度非常高,就是以数据为对象,以数字为核心;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数字经济的早期市场,上云的客户以互联网企业和政府为主,数据密度较大,而以传统产业客户为主的主流市场数据密度偏低,存在较大鸿沟。他认为,数字鸿沟出现的核心要素有三个:一是数字基础设施;二是数字技能;三是数据安全。
行业云推动“云前移”实现破局。据了解,在政务领域,浪潮云率先实践,推动政府数据密度极速提升,目前已建立7大核心云中心、100个区域云中心和331个分布式云,连续7年蝉联中国政务云市场第一。
在工业领域,浪潮云按照“离工业最近”的基本原则,支撑构建了国家工业大数据中心,包括一个国家中心、多个区域/行业分中心,形成物理分布、逻辑一体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整个体系形成后,要打造“三纵三横”的数据骨干网架,形成我国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管理调度网的顶层物理架构。
浪潮新一代行业云基于浪潮分布式云服务,提供满足垂直行业独特且不断发展的功能、合规和技术需求的新一代行业云全栈云服务。
展望行业未来,颜亮表示,数字化的发展刚刚进入“主流市场”,即产业市场阶段,正面临从“早期市场”过渡到“主流市场”的鸿沟挑战;而跨越鸿沟的次序,取决于各行业及企业的数据密度。他建议,现阶段产业数字化的核心工作是耐下心来“打牢数字化基础”。行业组织及企业可能很难在短期内补齐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新模式的方式,与云服务商、技术服务商联合运营提升数字技术的基础,不要过于着急出成果,要小步快跑不要急功近利。同时,行业组织及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云的就绪能力,与云服务商一起共建共营“行业云”,以加快数字化基座的建设,提升数字化技能,形成数实融合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