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窗

“双减”政策下构建“1+N+5”课程体系

河北唐山市路北区鹭港小学结合实际情况,用特色课程为课后服务奠基,构建出自主、多元、培优的“新教育”课程体系

□ 阎 宏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鹭港小学实际情况,我们积极探索“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坚持“大美于行,一路绽放”的办学理念,构建课后服务“1+N+5”课程体系。将放学后教育的“空白期”,提升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可为期”,用特色课程为课后服务奠基,使学校特色在课后服务中得到了增值发展,构建出自主、多元、培优的“新教育”课程体系。

课后服务“1+N+5”课程体系中“1”为基础辅导课程,为学生筑发展之基;“N”为多元兴趣拓展课程,助学生展生命之姿;“5”为五大领域探索课程,领学生悟生命之品,实现课后作业自主练、兴趣拓展课程多元选、五大领域视野开。在“双减”政策下,努力建成内容多元、结构立体、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从三个层面、不同角度体现五育并举,达成“自主、多元、培优”的目标,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效果。

“1”:固本+基础的培优辅导课程——筑发展之基

“1+N+5”模式中的“1”为筑发展之基。在延时课的第一时段,由班主任辅导作业和答疑,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以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作业布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开发设计“学业能量站”作业模式,全力打造“单元视角下的作业系统”。

作业设计层次性。把枯燥机械作业改变成有质、有趣的分层作业,变成激励学生振翅高飞的能量站。制定《分层作业清单》,把作业分为一星基础能量级、二星提升能量级、三星超级能量级等几部分,学生可以到学业能量站中选择适合自己学情的作业进行补给,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多种选择,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作业兴趣。

作业设计多样化。作业设计由单一走向多元,把知识技能的培养与学科融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为一体,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一是学科融合作业。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充分开发学生的预设、动手操作、推论、表达等各方面能力。二是实践探究作业。基于教材内容开展的开放性探究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成为了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三是分层阅读作业。“双减”政策下,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感悟—表达,我们将阅读与剧场相结合,打造“白鹭阅读小剧场”。全班同学通过合作、实践、探究提交自己的阅读分层作业,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等各项能力。

作业教研常态化。一是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各教研组每天将作业内容及时间进行上报公示,待作业审核小组批准后实施。二是开展分层作业设计组内教研及全校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超周研讨、设计分层作业清单,根据单元目标设计作业内容,要求减量提质,创意新颖。

组织老师定期收看名师、专家关于“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和批改的讲座,定期开展全校范围内的分层作业实施经验交流会,细研分层作业设计方案,学习借鉴各组先进经验,开拓视野。及时将各教研组整理的有效方法进行汇总、推广。使作业真正成为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练习,与减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N”:必修+多元的兴趣拓展课程——展生命之姿

创造性推进“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把课后服务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抓手,建立“全面+特长”的课程体系,多方面展现生命之姿。

打造暮书、暮吟校本课程。创立必修“暮书、暮吟校本课程”,每天在下午4:00-4:10期间进行书写及朗读训练。“双减”政策下,利用学生的空余时间积极开展书写及朗读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着力打造“七彩社团”精品校本课程。利用延时课开展主题社团活动。结合“大美于行,一路绽放”的办学理念,建立“全面+特长”的课程体系,着力打造精品社团校本课程。一是精细划分社团类别。在社团打造上,根据学科分出类别,实现五育并举。比如:科技创新类、传统艺术类、劳动实践类等。二是创建良好的社团环境。良好的软环境是能力生长的土壤。我校按照社团类别打造科学实验室、机器人教室、阅读小剧场等等,积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习场所,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确保他们获得最佳的社团体验。三是精致管理,开发课程资源。全校学生以走班形式,打破年级界限,设置“菜单式”课程,根据学生自己的特长爱好自主选择社团,趣味先行。

除本校的师资力量之外,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丰富课程内容,我们从家长、社区、青少年宫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组成了除本校教师外的志愿者团队,长期为学生做免费的课后服务工作,不仅缓解了课后服务的师资问题,还有效地补充了学校课程的短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多元发展。

“5”:兴趣+“五大领域”的特长探索课程

把延时课后服务的第二时段设置为五大领域探索课程。

五大领域包括小牛顿科学探索课程、小巧手劳动创作课程、小健儿多彩运动课程、小百灵音乐欣赏课程和小画家美术创意课程。五大领域探索课程安排在第一时段结束之后,由相关专业老师进班引领学生活动,带领学生放松心情,缓解疲劳。五大领域课程分布在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次,充分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延时生活。

小牛顿科学探索课程。学习内容涉及声、光、电、力学等多个范畴,从生活入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引导学生在探索课程中将自己质疑、推理、思辨、操作、结论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充分锻炼各方面能力。

小巧手劳动创作课程。使学生掌握手工制作基本技巧,并通过不断的技能实践,丰富学生的劳动经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健儿多彩运动课程。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分为两种课型:操场新玩法和课桌韵律操。操场新玩法开设趣味竞技类项目,将趣味性与增强体质融为一体,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课桌韵律操的创编让学生在教室就能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小百灵音乐欣赏课程。通过音乐知识、视听动结合、对比欣赏等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同时创造性的将音乐与美术、音乐与语文相融合,设置听音乐画图、听音乐写话、听音乐朗读等活动,把音乐作为表达情感的助手。

小画家美术创意课程。将游戏、故事、表演等结合折纸、泥塑、剪纸、拼贴等多元美术形式,让学生去想象、去发挥创造,实现对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指导教师制订详实课程计划,扎实落地课堂教学,借五大领域课程的开展,最终达到培养良好习惯,养成完美品格,提高个人品味,铸就品质教育的目的。

综合评价助力,让学生成长“五育并举”

“1+N+5”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评价系统的助力不可或缺。我们结合“唐山市学生综合评价系统”从综合能力、学业水平、学习习惯、阅读、运动、艺术、劳动等多方面构建属于本校特色的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每节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课上的表现进行及时有效的综合评价,为学生颁发“小达人”“小能人”“小超人”等奖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1+N+5”课程体系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都能被发现,让评价成为家校共建的联结点,成为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的着力点,成为促进“五育并举”的助推点。

“1+N+5”课程体系,旨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回归学校教育主阵地担当,使课后服务课程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文明其行为,提升其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双减”政策下茁壮成长,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鹭港小学 )

2022-03-28 河北唐山市路北区鹭港小学结合实际情况,用特色课程为课后服务奠基,构建出自主、多元、培优的“新教育”课程体系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8155.htm 1 “双减”政策下构建“1+N+5”课程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