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窗

坚持开拓创新 开辟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 张雪琳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文化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长力在于理论创新。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战略思想,都结合了不同的历史任务,既在具体方面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又从总体上深化拓展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根本在于党的理论发展史上的这些重大决策和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进入新时代,必须更加注重党的理论创新,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存力在于实践创新。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扎根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土壤,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时代亮色。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创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源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凝聚力量、汲取智慧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创造业绩,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源远流长的鲜活内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运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力在于文化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保持生命力的精神支柱、保持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相匹配,结合新时代要求进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力。

【作者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校(长沙行政学院)】

2022-02-14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7060.htm 1 坚持开拓创新 开辟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