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博瑶
□ 本报记者 徐 军
今年以来,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试点为契机,以打造县域整体“智治”新样板为目标,坚持数字赋能集成创新,全面推进“城镇大脑”建设,取得骄人成绩:新河镇建成全省首个智慧治理集成中心;城西街道搭建全市首个综合性数字化治理平台,构建智慧治理体系,探索出县域治理现代化标杆市的实现路径。
启用“智治”新模式
提高治理高效能
据了解,新河镇智慧治理集成中心于2021年6月正式揭牌投入使用。该中心以“基层治理四平台”、新河“e智芯”和N个应用场景的“4+1+N”框架为载体,实施跨地域、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跨层级的“五跨智治”,纵深推进“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在镇一级迭代升级,着力构建基层整体“智治”新模式,提高治理高效能。该集成中心投入使用后,构建了数字化“执法闭环”、打造了百姓矛盾纠纷化解“一条龙服务”、多项执法检查实现了“一步到位”。
据新河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镇应急办主任杨晨介绍,如果新河智慧治理集成中心的人工智能摄像头发现异常,系统就会自动发出预警。指挥中心可根据预警信息在浙政钉“智芯e平台”形成动态事件,并根据执法车辆的GPS定位,就近派遣执法队员前往查看。执法人员在处置时,可通过4G(5G)单兵设备实时向指挥中心传输现场画面,实现指挥中心与现场的可视化指挥调度。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事件的动态闭环处置。
目前,该集成中心已接入监控设备2300多个,全镇各网格、30人以上出租私房、23条主干道街区及金清港沿岸关键点位等已纳入数字驾驶舱,累计识别预警各类隐患2654处,完成流转处置2618处。
该集成中心一楼大厅是矛调中心。矛调中心设置警情受理、人口服务管理、纠纷调解、综合受理、公共法律服务等6个开放式办事窗口,集中受理群众诉求,让老百姓表达诉求“最多跑一地、只进一扇门”。
此外,矛调中心还进驻了派出所联勤警务站与法庭诉讼服务区。当中心受理涉警情治安类矛盾纠纷时,联勤警务站将会共同参与纠纷化解;对确实无法化解的疑难复杂纠纷,由调解员出具书面说明移交法庭诉讼服务区立案,实现诉调无缝衔接,打造了镇域矛盾纠纷化解“一条龙服务”。
据了解,自矛调中心试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1176批次1592人次,累计调解案件398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近日,新河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对多家餐饮店开展日常“综合查一次”检查行动。让餐饮店老板们意外的是,涉及环保、消防安全、污水处理、垃圾投放、燃气储存5个领域的执法检查,当天便全部完成。这是该镇正在推进的“一支队伍管执法”带来的实效。
“一次检查涵盖5个领域,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减少执法‘扰民’,相当于执法检查领域的‘最多跑一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徐程鹏说,截至目前,他们已巡查各类场所5218家,限期整改2212家,巡查效率提高了近2倍。
搭建数字治理平台
构建智慧治理体系
城西街道大胆探索全市首个综合性数字化治理平台建设和应用,不断增设完善功能板块,扩展数据来源,提升数字治理和高效服务能力水平,为县域治理现代化标杆市建设提供硬核支持。
据城西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城西街道数字治理平台包括可视化、AI智能分析、指挥调度、大数据分析等四大模块,分为智慧平安、智慧城管、智慧治理、智慧环保、智慧党建等五大板块,覆盖安全生产、环境秩序、高层建筑、“智安小区”、主干道路、山林河道等重点领域。该平台按需接入已建设的监控设备、增加新的物联感知设备,为系统事件识别提供数据来源。
同时,该平台还针对场景应用,陆续引入出租房烟感警报、电瓶车室内充电、燃气瓶入户、电瓶车入电梯和消防通道堵塞监测等智能研判技术,以智慧手段精准破解安全监管等方面的“老大难”问题。
目前,该平台已接入监控设备4400多个,覆盖25个“智安小区”、9个“智安村居”、8个“智安单位”、32家鞋帽服装类企业等重点点位,实现基层治理“一网覆盖”。
此外,城西街道还以温岭市打造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为契机,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进“智安小区”建设。其中,渭川村是台州市首个集展示、运营、管理、智慧、分析、服务于一体的智慧村庄建设点,也是台州“智安小区”新样板。
城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孙美玲说,“截至目前,城西街道辖区盗窃、抢劫、抢夺等可防性侵财案件同比下降33.5%。”
城西街道辖区内水网密集,以往每逢假期来临,防少儿溺水都是该街道着重抓的一件大事。今年,街道辖区内43个点位全部安装视频监控系统、AI分析及智能语音提示系统,并全部接入数字治理平台,平台实时监控,及时掌握信息、预判情况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紧急情况处置,为防溺水加了一道“安全锁”。
安装视频监视系统、AI分析和智能语音提示系统后,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和时间空间的影响,显著提升了治理效果。目前,平台已处置防溺水警报2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