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

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

碳中和的本质是“调结构”,调中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金融结构,乃至于社会结构,从高碳社会发展成为低碳社会。

“宏观经济中,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即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不可能同时实现。”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表示,当前,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碳达峰的时候人均GDP已达到3万~4万美元,而中国目前只有1万美元;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能耗国家,去年的能耗为50亿吨标煤,碳排放100亿吨,比美国+欧盟+日本的总和还要多,如此大规模的碳排放,而且还要用最短的时间实现碳中和,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与此同时,在能源领域也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即成本、安全和绿色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梅德文指出,在“碳中和”时代,中国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还拥有技术优势、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这可以克服能源“不可能三角”的挑战。

在梅德文看来,以往的每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能源供给、产业消纳、金融服务“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规律: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能源供给是煤,传输依靠火车,消纳则是钢铁、纺织行业等,而金融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金融服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能源供给是石油和作为二次能源的电,传输是石油管道和电网,消纳是汽车,金融服务是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金融服务。

“当前,中国和全世界都处在以IT、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并发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生产供给体系,传输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特高压电网,消纳则有世界上最大产销规模的电动车体系。”梅德文表示,“如果把我们的绿色金融市场和碳市场发展壮大,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备有效性、流动性、稳定性的市场,我们就可以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机会,实现长周期的经济可持续增长。”

据梅德文介绍,碳市场拥有非常重要的两个功能:一方面约束化石能源,提高化石能源的成本,让化石能源支付其应该支付的环境成本或者综合社会成本,解决其负外部性问题;另一方面则在于激励新能源,降低新能源的成本,提高新能源的收益,激励其正外部性。

梅德文强调,“未来,如果我们要保持国内的碳中和产业优势和低碳政策独立,根据金融不可能三角理论,特别是在欧美要推出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背景之下,中国碳市场的价格大概率会走向与国际趋同。也许,欧盟碳市场红红火火的今天就是中国碳市场的明天。”

2021-12-07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5395.htm 1 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