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暨松山湖科学会议及第七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学术年会专题活动“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对接会”(以下简称“成果对接会”)在东莞市松山湖举行,10个院士专家团队发布创新成果并进行路演。
成果对接会上,大约半数成果来自生物医药领域。例如,杜如虚院士团队成员党晓兵博士描绘了一个智能医疗场景:有这样一套系统,它可以让你随时随地采集唾液和口腔影像数据,再配合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采集的其他健康数据,即可在手机App上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处理,获取健康注意事项、就诊检查建议、康复护理指引等信息。其中,针对唾液的分析主要依靠生物芯片即时检测完成,监测指标包括pH值、幽门螺杆菌等;口腔影像分析则依托多光谱口腔影像分析仪,主要应用于齿科检查及舌象分析。
“这套系统既包括硬件、软件,又融合了西医的临床检测与中医的舌诊等,并且发挥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的特长。”据党晓兵介绍,该系统主要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针对的群体为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鼻咽癌等类型病人。
除生物医药类外,当日发布的成果有的关注锂电池技术突破,有的专注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有的则聚焦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各项目路演代表纷纷向在场的企业家、投资人发出邀请。登上路演平台的大多是硬核科技创新成果,为成果产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成果对接会是粤港澳院士峰会为院士专家搭建的科技创新成果宣传推介、资源对接平台,历年来累积超过100个院士专家团队成果在此进行项目发布路演。通过该平台,院士专家团队与企业或投资人有了“一对一”深入交流的机会,助推优质项目加速落地。
(叶仕春 喻 健 袁仕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