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改革创新 做“钢铁强国”的追梦人

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机制、研发新技术……转型升级的南钢,时时处处给人留下“新”的深刻印象

□ 本报记者 茆同风

□ 方大春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作为“十八罗汉”之一,南钢因“钢铁报国”而生长,由“钢铁强国”而发展,从诞生起就开启了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历程。据了解,南钢先后经历组建集团公司、南钢股份上市、混合所有制改革、确立“金属新材料与新产业”双主业发展格局、打造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新产业裂变三条成长曲线等历程,实现华丽蝶变。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曾表示,南钢要争当中国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引领者。

改革创新的南钢,时时处处给人留下“新”的深刻印象。

贯彻新理念: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企业智慧生命体

黄一新到南钢后,从轧钢加热工做起,一步一步成长为技术员、新品科长、研发中心主任、分管研发销售副总、总裁、董事长。他提出了打造企业智慧生命体的创想,主导推进的JIT+C2M平台建设和全员合伙人制度,先后获得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

“思路决定出路。企业要转型升级,人的思想理念首先要改变。董事长黄一新提出的‘企业智慧生命体’,是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系统工程,是顶层设计的‘一把手工程’,是共融共生、共创共享的生态工程,更是改变思维、工作、生活方式的全员工程。”南钢常务副总裁徐晓春介绍说,“十三五”前期,南钢确定了“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的企业愿景、“一体三元五驱动”的转型发展战略。“钢铁也是高科技产业”“传统产业更要重视资本市场”“提倡‘共创共享’的企业文化”“让数字化融入南钢人的基因”“让创新成为南钢人的工作习惯”“让客户满意是南钢人的共同追求”“建设健康美好生活家园”“形成技术、产品、模式、业务、团队‘五核’能力”“从生产工业品升级到智造‘消费品’”“从‘高原’向‘高峰’攀登”等等,南钢先后提出一系列创新理念,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转型发展道路。

“南钢全面推进中高层管理人员经营思维的转型,逐步实现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客户、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生态的进化,推动企业从经营之术向经营之道华丽蜕变。”黄一新说。据介绍,2015年~2019年,南钢纳税总额达107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钢、人均利税、人均利润等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均稳居行业前三,连续三年被评为行业最高等级“A+级竞争力极强”企业。

构建新机制:创新成为南钢人的工作习惯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早在1996年,南京钢铁厂进行公司制改革,成立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并以其为核心组建了南钢集团;2000年9月,南钢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南钢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2003年4月,南钢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了整体改制并进行资产重组,从国有独资企业转变为非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了体制机制的重大转变。

“传统产业更要重视资本市场,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及行业发展趋势,借力资本,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我们围绕实体产业运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黄一新说。

2003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南钢借力资本,加速转型升级。2000年上市以来,南钢股份通过资本市场累计实现直接融资合计243亿元,其中股权融资172亿元,占比约70%,有力支持了产业发展壮大。从上市初始钢材产量110万吨、主营收入34亿元提升至钢材产量992万吨、主营收入478亿元,市值也由原50亿元以下跨入200亿元阵营,南钢已从上市时的100万吨普钢企业成长为1000万吨的精品特钢企业,也成为国家精品钢制造基地。

“近年来,我们还提倡‘共创共享’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构建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实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首例员工持股计划,推行事业部制、设立新产业投资集团、实施全员合伙人制度和阿米巴经营、推进职位薪酬体系等改革创新举措,极大激发了企业和职工的内生动力。南钢‘JIT(准时配送系统)+C2M(客户对工厂)’模式和全员合伙人制度屡获国家级创新大奖。”南钢党委副书记王芳告诉记者。

研发新技术:发展引擎持续向科技创新切换

2003年改制以后,南钢在技术与产品创新上持续加大投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产销研学用”一体化机制,以“品种研发推进、拓展高端用户”和“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生产”为双核心,聚焦拳头产品和品牌,聚焦海洋工程、新能源、石油石化、轨道交通、汽车、机械制造等重点领域品种钢材和高端品种钢材。

“南钢研发体系的建设分为外部、内部两个层次。在外部,我们构建了国际、国内、省三级研发平台。在内部,南钢第一级研发单位是我们的研究院,未来南钢会布局通讯及信息研究院以及环境与循环经济研究院。第二级研发机构是事业部层面,主要围绕现场和市场服务的研发机构。第三级研发机构是职工微创新室,南钢现有100多个职工微创新室。每年组织全员合理化建议月活动。”南钢副总裁、工会主席黄旭才介绍说。

南钢注重人才培养,近年来加速培养了“IT+OT”复合人才团队和“钢铁+新产业”跨专业人才团队,实现从“人力资源”到“人才战略”的进化。近3年引进国内外专家和成熟型人才113人,研究领域包括产品研发、检试验、用户技术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老中青紧密结合的合理人才结构。目前,南钢研究院有行业专家12人、博士后2人、博士11人、硕士18人、高技能人才9人,拥有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EPMA-1720电子探针等高端研发设备,设备原值近2亿元,设立了开放实验室,所有设备对研究人员全面开放。

“让创新基因融入南钢高质量发展的血脉,让创新成为南钢人的工作习惯。”南钢总裁祝瑞荣向记者介绍说,南钢提出的打造“三条成长曲线”,首位是“创新驱动”;进化“六个能级”,首位还是“创新”;培育“六个领先”,必然也少不了“创新能力”。南钢集团近5年研发投入63亿元,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南钢股份2017年、2018年、2019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1.79亿元、15.36亿元、18.2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14%、3.52%、3.80%。截至目前,南钢累计承担国家863计划、工业强基等重点项目40多个;拥有授权专利1900多项,并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多个,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0多个。

目前,南钢有109个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大厚度止裂钢、超宽超薄超高强钢等领域,解决制约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卡脖子”技术和产品70余项。产品广泛应用于可燃冰开采“蓝鲸Ⅰ/Ⅱ号”、第三代核电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华龙一号”、国内第一座免涂装川藏铁路藏木特大桥、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的白鹤滩水电工程、国内首艘大型豪华邮轮等300多个“国之重器”和重大工程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深刻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日新月异的经济浪潮中,创新是企业做好、做久的内生动力。南钢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质量品牌,全面提升创新能级,奠定行业创新引领者的地位。”祝瑞荣强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需求,我国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当口,南钢有何打算?

“南钢必将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抓落实,以奋发有为的崭新面貌谋划长远、干在当下,进一步发挥人才富集、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等诸多优势,与时代共振,继续奔涌向前,不断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进一步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面对记者提问,黄一新坚定地说。

2021-11-25 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机制、研发新技术……转型升级的南钢,时时处处给人留下“新”的深刻印象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5037.htm 1 改革创新 做“钢铁强国”的追梦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