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区”)设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并实施《支持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各片区在商事登记审批、知识产权保护、企业信用修复等方面深化改革,推动了广西自贸区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7月,广西自贸区新设立企业19,543家,同比增长299%。
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充分结合实际,创新性制定本片区相关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环境。钦州港片区在全区率先探索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新模式,依托全程电子化登记审批系统,构建“商事登记确认制+智能审批”新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了智能审批代替人工审批,申请人通过审核后即可利用小程序下载电子营业执照,3分钟内可打印出纸质营业执照,相比以往用时节省约40分钟,极大提升企业获得感。2021年3月,钦州港片区正式上线企业开办智能审批系统,截至8月31日,钦州港片区2021年新设立企业5384户,同比增长303%,其中有3236户企业通过企业开办智能审批系统设立,占新设立企业的60.1%。
建立自贸区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名录,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为自贸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维权援助、风险防范等咨询、指导和服务,依法及时处理侵权案件线索。推动知识产权登记窗口业务前移,支持现有商标受理窗口在自贸区设立代办商标业务受理点,推行专利代理机构审批告知承诺,鼓励专利代理机构落户自贸区。目前,广西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均已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名录及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成立中国(广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崇左片区分中心,制定了《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工作规程》。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2020年以来服务自贸区企业80家次。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2021年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5家。(李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