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北京经开区、天津经开区、广州经开区通过“跨省云签”方式签署《京津穗经开区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合作联盟框架协议》;同时,正式启动三地国家级经开区268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涉及商事登记、行业准入、从业资格、人事薪酬等关键领域。这是全国成立的首个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合作联盟,其启动的多地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联动模式在全国也首开先河。
三地对标国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及事项特点,将“全程网办”和“代收代办”作为目前阶段的主要通办模式。三地设置“跨省通办”专窗,针对已实现全程网办的事项,由专窗工作人员通过自助端、移动端及PC端等渠道,辅导并协助申请人完成账号注册、信息填报、材料上传等操作,并负责与业务所在地的政务服务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联络,直至事项办结,建立“全流程网办专人服务”模式。
针对涉及提交纸质材料的事项,采取“代收代办”方式,由一方“跨省通办”专窗工作人员按事项办理标准进行身份核验,完成接件环节工作;通过中国邮政快递寄送至业务所在地的审批部门进入受理程序,并全程关注办事进度。审批部门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受理、审批,并将办理结果通过网络或中国邮政快递送达申请人。
“通过三地更加密切的业务协同,让企业与当事人办理异地业务‘少跑腿’‘不跑腿’,实现办理异地业务和本地业务一样省时、便捷、高效。”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地还将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将同事同标、证照互认、智能服务作为下一步“跨省通办”努力方向,为企业与办事人提供更为便捷顺畅的政务服务体验。
(王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