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建飞
医疗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压舱石。近年来,陕西省延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锐意改革创新,有效保障了全市226万人民的基本医保权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管理、医保扶贫、医保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探索出新时代延安医保新路径。
激活医保机制网
为有效解决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分设、城乡分割、管理分离、资源分散问题,延安市紧抓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机遇,于2012年将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轨管理,在全省率先实行市级统筹,探索出“一个整合+六个统一”(整合机构、统一参保缴费标准、统一报销政策、统一基金管理、统一网络建设、统一经办管理、统一定点管理)的工作机制,为全省启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贡献了延安模式。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延安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及时出台《延安市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为全市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2020年以来,精确选取了117个病种在市内65家二级及以上和参照二级医院收费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试点开展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双向情感障碍3个病种住院医疗费用按床日付费结算,并对医保费用实行“双定额”管理,多元化复合式支付体系逐渐成形。严格执行国家一、二、三批112种集采药品中选结果,在市区3家公立医院和洛川县19家公立医疗机构先行开展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积极推行SPD医用耗材供应链延伸服务项目,药品招采制度改革踏出关键一步。
织厚医保待遇网
延安市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实际需要为基准,构建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三层保障的职工医保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的城乡居民医保体系。“十三五”期间,参保人数每年均在220万人以上,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为切实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延安市不断调整完善医保扶贫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保障”政策,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医保扶贫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范围,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参保率达到100%,住院报销比例达到合规医疗费用的80%以上,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坚实“医”靠。
延安市规范了大病保险合规医疗费用报销范围,保障水平得到扩面提质;戈谢病、庞贝氏病等罕见病也被纳入医保范围,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种纳入门诊统筹管理,保障了罕见病和“两病”患者医保权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让利患者;71种国家谈判药品、25种目录内常规药品纳入医疗保险特药管理范围,47个国家谈判药品纳入常规目录乙类药品进行管理和支付,减轻了参保群众患重特大疾病的医疗费用负担。
优化医保经办网
延安市始终把便民、利民作为医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经办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通过建设高效、兼容、便捷的医保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管理体系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建成了以业务经办、公共服务、智能监控三大项应用系统为一体,以全市医疗保险数据库为中心,连接各县区医保部门、乡镇(社区)社会保障事务所、“两定”机构的“三级”医疗保险网络体系。加快推进“互联网+医保”,在全省率先正式启用医保电子凭证、率先部署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全国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建设被国家医保局中期评估为“优良”。
延安市建立了城镇职工网上参续保大厅,在微信、支付宝开通医疗保障服务功能,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上线应用,医保服务“网上办”“掌上办”“码上办”基础更为结实。在全国37,938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参保群众省内和跨省异地住院直接结算报销,全市243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门诊、住院费用省内及跨省直接结算,350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省内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业务,群众就医、购药更加方便快捷。
织牢医保基金网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延安市始终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纳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内容,科学编制医疗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定出台医保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医保基金标准化管理;制定医保系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工作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举报奖励制度,招募150名社会义务监督员,强化社会监督;健全部门联动和“一案多查”工作机制,与卫健、公安等部门联动联查联处,形成基金监管合力。延安市县医保行政机构成立以来,通过日常检查、专项核查、交叉检查和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飞行检查等方式,对全市定点医药机构进行全覆盖稽查核查。共处理定点医药机构800余家次,追回违规医保基金6300余万元,有效守护了群众“保命钱”。
东风浩荡征帆满,豪情满怀谱新篇。站在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延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为抓手,以增进医疗民生福祉为导向,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奋力谱写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