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视角

如何更好推动农业新业态发展

□ 郑风田

现阶段农业新业态发展仍然面临着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度低下、资金短缺、技术不足等突出问题。

尽管农业新业态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经营收入,但调查显示,发展农业新业态的农业经营主体占比仅为29.96%,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新业态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农业新业态对小农户的增收效果高于规模农户,但是小农户农业新业态参与度低于规模农户,小农户中发展农业新业态的占比为12.4%,比规模农户低了9个百分点。

影响发展农业新业态积极性的一个原因是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着更高的资金约束。造成发展农业新业态的小农户出现资金缺口的主要原因在于拓宽销售渠道,基础设施建设,购买生产资料和聘请技术、管理人员,造成发展农业新业态的规模农户出现资金缺口。

技术不足是制约农业新业态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发展农业新业态的小农户和规模农户缺乏技术的比例依次为55%和49%,比未发展农业新业态的小农户和规模农户缺乏技术的比例相应高出13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为了更好推动农业新业态发展,建议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加大技术推广和培训服务、资金借贷服务以及农产品销售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供给。农业新业态具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门槛,且需要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才能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因此,要从农业技术和管理技术、资金信贷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入手,加大扶持力度,优化社会化服务供给。一方面要以技术、资金和销售这三项社会化服务项目为抓手,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组织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构建1个核心成员(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N个经营主体(规模农户和小农户)+X项服务功能的组织架构,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

二是鼓励农业新业态经营主体进行品质认证和品牌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农业新业态因其高效、高质和绿色的高品质农业特征使其具备品质认证和品牌发展的天然条件。经营主体进行品质认证并进一步发展品牌可以深化市场,缩短并优化供应链,使农业走向优质高价且有特色的道路。因此,政府各部门要支持发展农业新业态的经营主体开展农业“三品一标”的认证和品牌创建,对认证或创建成功的经营主体落实补助政策。利用各种渠道做好宣传推介,帮助经营主体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知名度高的品牌农产品。

三是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鼓励各经营主体联合发展农业新业态。总体来看,发展农业新业态的经营主体比例不高,尤其是小农户发展农业新业态的比例远低于其他经营主体。建议扶持一批示范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新业态并引导更多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农人”返乡加入,发挥上述主体由点带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更多小农户发展农业新业态。另外,各经营主体加入专业协会、经济组织和联合体对其发展农业新业态有重要影响,这说明发展新业态范围经济效应,联合发展能使学习效应更好发挥,有效降低成本,更容易形成产业链、供应链。

2021-08-11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1731.htm 1 如何更好推动农业新业态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