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 黄
近日,由中央党校教授、党史研究专家张麒祥创作的《信仰——王铭轩的故事》一书获得许多专家学者的好评。该书真实记录了爱国企业家王铭轩不平凡的经历,特别是其对党和国家的贡献,对信仰的笃定。
王铭轩(1901年~1977年),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人,爱国企业家。幼年家贫,13岁出外学做生意,遵守信义,生意日渐兴隆。在西安开设德秦祥银号、秦华印刷厂、大千贸易公司国药改进社、大千制药厂、合和面粉厂、华兴面粉厂等十余家企业。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王铭轩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送去大量的粮食、药品等各种所需物资以及银元,多次冒着生命危险突破敌人封锁线,安全、及时地将物资运到革命根据地。
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将自己仅存的200根金条全部捐献给前方志愿军将士。
1953年7月,将个人的面粉厂、石棉建材厂、制药厂和一所医院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
1953年10月,应老一辈革命家邀请在北京新街口创办了“老西安饭庄”。1956年10月6日,毛泽东主席曾亲临老西安饭庄用餐。在公私合营所有制改造时期,王铭轩把老西安饭庄捐献给了国家。
王铭轩爱党爱国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铭记和学习,对当代企业家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年逾九秩的张志功老人对王铭轩积极追随支持革命、支援国家建设的历史十分熟悉,特意为该书作序:
“《信仰》一书,记述的是陕西著名民族企业家王铭轩跌宕起伏的一生。
王铭轩, 陕西省蓝田县人,解放前历尽艰辛,生意有成,经营钱庄、药房等商号,最初想以做社会慈善和振兴实业救国救民,自1936年与我党西北地区领导汪锋同志相识以后,明确了人生目标,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此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将大量的军用物资、药品、粮食和金钱运送到陕北根据地;解放初,又将自己的制药厂、面粉厂、石棉建材厂和一个医院无偿捐献给国家;抗美援朝时再将自己最后一笔财产200根金条捐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以一个民族实业家的身份实践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坚定信仰。
《信仰》这本书,是王铭轩在老一辈革命家指引下一生追随共产党的真实写照。这本书,也应该作为我党统战工作的一个成功范例,记入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史册之中。
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这本书的出版,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对于我这个年逾九秩的历史见证者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安慰。特此撰文,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