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荒地变沃土 农民得实惠

湖南嘉禾县开展耕地抛荒治理,加强粮食生产

本报讯 “如果不是你们帮我把土地进行了翻耕,我这5亩地就彻底废了,现在荒地妥妥变成了‘宝地’!”近日,湖南省嘉禾县广发镇马峰村村民李水德在村委会领取750元土地流转费后,激动难掩。

原来,此前李水德身体抱恙,且土地离村里较远,这5亩地一直处于荒废状态。今年3月,广发镇驻村干部对马峰村荒地情况进行统计,了解到李水德的情况,便和村干部一起想办法帮他把地翻耕好。同时,帮他联系了蓝莓种植公司,按照每亩旱地150元的流转费把地流转出去,既解决了土地荒废问题,又增加了李水德的收入。

“通过治理,今年全镇可增加水田面积2000余亩、旱土1900余亩。”广发镇党委书记雷艳兵介绍,为全面贯彻落实加强粮食生产严禁耕地抛荒的工作要求,广发镇研究制定专项方案,对全镇抛荒土地逐块提出针对性治理措施。截至4月15日,广发镇原有的3900余亩荒地已全面完成翻耕治理工作。

近年来,嘉禾县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县委、县政府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今年初,嘉禾县在去年的政策基础上,完善出台《嘉禾县2021年粮食生产及耕地抛荒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整合全县农业相关专项资金452万元,重点支持集中育秧、双季稻绿色高产示范创建、优质稻基地建设等工作。按照“不让一块耕地抛荒”的目标,嘉禾县财政按300元/亩的标准给予抛荒地复垦补贴,由乡镇督促村组在20天内完成抛荒地翻耕。土地翻耕后,按照“应插尽插(早稻)、应种尽种(旱粮)”的原则,全部完成粮食种植。

“去年嘉禾县向上级争取了1.9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资金3136万元。”嘉禾县委副书记周小阳介绍,根据“填平补齐、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资金重点安排在优势农产品聚集区、水稻功能区和油菜功能区“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干部群众积极性高、筹资投劳能力强、工作基础好的地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灌区和流域统筹规划,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整体推进。

同时,嘉禾县财政投入面上资金208万元,做好泮头水库、盘江水库等灌区主干渠维修治理工作,确保早、中、晚稻的灌溉;计划投入资金248万元,进一步解决泮头水库灌区东干渠袁家段至龙潭段及右干渠石桥段21公里渠道清淤护砌维修,恢复泮头水库灌区石桥镇、袁家镇、龙潭镇农田灌溉面积1.6万余亩,新增烤烟种植面积4000余亩。截至4月15日,嘉禾县各乡镇均全面完成了抛荒治理任务,为今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31.2万亩打下坚实基础。

(邢成敏 邓和明 黄舒涵)

2021-05-10 湖南嘉禾县开展耕地抛荒治理,加强粮食生产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7949.htm 1 荒地变沃土 农民得实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