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子旭 郭 倩 孙韶华
中小企业将迎来新一轮政策力挺,其中鼓励创新和融资支持方面成部署重点。据悉,相关部门正加快“十四五”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的编制,通过3年~5年时间在国家层面培育1万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此同时,金融政策将进一步发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将增长30%以上。业内预计,2021年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将达1.45万亿元。
布局“小微金融”
我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系列政策组合拳取得积极成效。工信部表示,2020年减税降费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金融机构、金融企业也非常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去年发放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08%,比去年初下降0.8个百分点。
但不可否认的是,融资问题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难题。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这背后既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跟民营企业的自身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关系。
对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小微金融”着墨颇多,全面部署了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政策措施。其中,对大型商业银行提出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目标,要求增长30%以上。此外,还提出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完善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总体来看,这些举措体现了金融系统把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大型银行仍将扮演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头雁效应”,预计2021年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45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原行长张智富建议,下一步,还应以直接融资为突破,补齐金融短板。加大对优质民营、中小企业的精准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民营、中小企业上市梯队建设,加强上市辅导与定向扶持,尽力推动领军企业上市。
培育“创新发源地”
除了破解融资困境,更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正在酝酿待发。相关部门正加快“十四五”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完善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公益服务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同时引导服务机构提供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在创新发展方面,工信部表示将紧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化水平这一目标,支持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发源地。将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通过3年~5年时间在国家层面培育1万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万家和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产业互联网赋能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工业互联网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小企业因资金缺乏和技术门槛等问题面临数字化转型困境。
对此,徐晓兰建议,下一步基于工业互联网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和质量,助力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同时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让中小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低成本、灵活的方式补齐数字化能力短板,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表示,下一步需进一步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包括积极推动行业、领域、解决方案等工业应用标准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个性化、集成化服务;加快建立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源联盟,鼓励开发者参与开源贡献代码和应用开源系统,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此外,工业互联网应建立‘与大企业共建、小企业共享’的生态道路,与中小企业打造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生态。”他说 。
减税降费“再帮一把”
“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的新举措,“真金白银”稳企业保就业,“再帮一把”为市场主体减压纾困,助力企业恢复元气、增强活力。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在财政收支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我国持续公布实施了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超过2.6万亿元。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减税降费将如何优化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对冲部分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
对于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的考虑,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首先是制度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将继续实施。近年来出台的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今年将继续执行,政策叠加效应将持续释放,企业和个人减负会越来越明显。其次,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适时退出。对2020年出台的阶段性税费政策,在研究论证基础上,部分适当延长执行期限,部分到期后停止执行,不搞“急刹车”。
此外,小微企业税费优惠突出强化。与此同时,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三乱行为”。“各级财政部门将算大账、算长远账,克服眼前收支压力,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更好发展。”刘昆强调。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包括制造业加计扣除等在内的一揽子减税利好,引发了业内专家的热议。
宁夏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玉山表示,国家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大量的小微企业将无需或少缴纳所得税,可以将更多的经营利润投入生产再发展和研发费用。
“四联集团今年预计研发费预算3.3亿元,若研发费加计扣除从75%提高到100%,预计比现行政策可多减免1200余万元所得税。”四联集团财务处处长姜喜臣为企业算了一笔账。姜喜臣说,节约下来的资金大方向还是持续用于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
“经过测算,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就能减免企业所得税约71万元。充裕的资金让我们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生产中,进一步促进公司自主核心技术的研究发展。”渝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杨华说。
“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仍是2021年的重点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斌表示,此外,有针对性地优化减税政策是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