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 芳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创新、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因此,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非常重要。而相比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规模小、底子薄、积累少、抗风险能力弱。去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从财税、社保、金融等多方面密集出台一系列帮扶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把“真金白银”送到了这些企业手里,2020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1.5万亿元。
有效疏通“最后一公里”
仅仅靠金融财税支持是不够的。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开始为中小微企业搭建平台,为市场恢复活力提供助力,让中小企业释放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和澎湃的发展动能。
早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就在《关于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的建议》中提出,金融财税支持是帮助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而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同样可以为中小微企业助力。
马化腾认为,近期来看,“人力上云”“共享用工”等新模式,可以缓解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疏通经济市场的“毛细血管”;强化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升级,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疏通帮扶中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去年,作为首批入选国家“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2020)”的企业,腾讯也将通过“数字方舟计划”,从降低成本、引流拓客、设立专项基金、技术开源等方面支持中小微企业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23日,企业微信正式启动企航计划,将提供12亿元数字化扶持基金,助力教育、政务和中小企业转型数字化。
相关人士认为,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只要政策帮一把、各方齐努力,有效疏通好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中小企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好的发展。
小小“粤商通”疏解融资难
在助力中小企业方面,除了国家政策红利,大型企业也在积极地“拉一把”。比如,在马化腾建议下,一个小小的“粤商通”成为疏通帮扶中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的“救命稻草”!
广东的“粤商通”模式就是激活中小企业新形态的一个探索。目前,有超过500万的粤商使用起了一款名为“粤商通”的微信小程序,除了享受“指尖办事”的便利外,“粤商通”还助力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据了解,“粤商通”是由数字广东公司开发建设的微信小程序服务平台,该公司是由腾讯以及三大运营商共同组建的,致力于助力政府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数字广东已经在广东实现了“3+3+3”的建设模式,产生了“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三个服务平台,分别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
其中,“粤商通”为中小企业服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目前“粤商通”的市场主体注册用户突破500万。作为广东数字政府建设的技术执行方之一,数字广东公司副总经理梁剑说,粤商通的初心是为手机办事方便,做一个移动App,以期实现“一机通办”。“因为大企业的政务需求一般有专人办理,所以我们希望多提供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大数据中心主任韦立坚提出,目前对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融资和信用问题,现在国家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征信体系,企业面临融资难、办事难等问题,症结就在于信用体系。“我们要有开放的方法和心态,‘粤商通‘目前以工商数据为主,其实金融机构也有很多数据,还有税务等各个部门的数据都可以进行融合利用。”
“粤商通”为广东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和信用问题;对于个体商家而言,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更是直接为他们带来成交和利润,这在去年疫情期间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去年疫情出现后的第一个月,时装品牌UR就通过腾讯智慧零售“倍增计划”上线了小程序。UR线下300家门店近5000名导购利用企业微信把接近1000万的会员盘活,企业微信拉新比例占到20%,社交电商销售环比增长50%以上。线上销售在2020年2月期间疫情最严重阶段,达到接近7成左右,线下客流逐渐恢复后,线上客流仍会高于日常,占到大盘的30%左右。
为了进一步降低广大个体、中长尾商家进入小程序生态的门槛,微信推出了微信小商店。作为一款免开发、零成本的快速开店工具,同时内置小程序直播能力,小商店已于2020年8月20日起全量开放,企业、个体、个人均可一键开店,实现数字化经营。
目前,小商店支持售卖的商品类目超过2000个。在上线短短一个月内,各行各业已经涌现了一些不错的小商店案例——地方传统特色的小店,例如敦煌研究院的文创馆;一些线下商铺,比如便利店、文具店等;还有通过小商店售卖水果的果农、销售母婴产品的宝妈群体,用公众号、视频号引流的时尚博主等等。部分商家在开通30天内订单突破1000单,获得了可观的营收。
多举措助力46号文平稳落地
“作为财政支出的三驾马车之一,政府采购扶‘微’助‘小’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以下简称46号文)一出台,我们就组织全处的同志开展学习、研究落实,成为全国首个出台实施方案的省份。”吉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接受《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吉林省财政厅近日印发《吉林省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出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制定政府采购负面清单、搭建企业融资平台等十二项措施,着力推进46号文落实。“希望通过落实《方案》,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能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减负‘松绑’,提高经济发展活力。”
——电子商城中小企业享有优先权。通过电子商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是吉林省政府采购落实46号文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落实46号文,《方案》要求各相关方做好中小企业资格认定工作,规定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在收到财政部门或者有关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关于协助开展中小企业认定函后,10个工作日内做出书面答复。
——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全面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保障中小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提高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积极性。
——五项措施保证中小企业的源头活水。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难题,保证中小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减少对中小企业金的占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及时向中小企业支付采购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