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两天大家肯定都在关注中央一号文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推动乡贤回归、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力量,为乡村振兴补齐人才短板提供新的思路。”2月22日下午,浙江省桐庐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在县政府会议中心召开,委员们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咨政建言。
桐庐14个乡镇(街道)已建立乡级乡贤联谊会。2019年以来,通过乡贤投资和牵线,已引进各类乡村产业投资项目20余个,投资总额20余亿元。通过“乡贤助村”,在宜居美村、协商建村、文化育村、慈善助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桐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施宇昕通过前期深入调研,认为“乡贤助村”还存在动力激发不足、活力迸发不够、效力发挥不持久问题。在大会发言时,他就凝聚新乡贤力量,助推乡村振兴提出建议:“创新工作机制,引得来新乡贤,建立村级乡贤组织,划分乡贤职能组别,构建乡贤联系模式,使乡贤想回来、愿回来;创新实现机制,用得上新乡贤,不仅要积极探索乡贤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现实路径,还要注重年轻乡贤培养,将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等纳入‘乡贤助村’后备军;创新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激励保障机制、舆论保障机制,留得住新乡贤。”
乡村因文化而活色生香,因文化而魅力恒久。围绕中央一号文件,春江小学副校长濮伟华以“创建徐霞客文化村,助力分水保安源片区乡村振兴”为主题进行发言。她认为,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徐霞客文化村创建对古村落开发、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她还建议,挖掘文化,提升徐霞客文化村规划;找准定位,助力徐霞客文化村创建;形成合力,发展徐霞客文化村旅游,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全面升级、美丽乡村向美好生活的华丽蜕变。
“一号文件”也成了委员们热议的焦点。政协委员、县政协经科委主任毛有良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受到环境、自然灾害的制约影响,不可控的因素多。这次文件明确对摆脱贫困的县,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这说明中央不仅看到了农业产业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体现了对脱贫攻坚的关注重视。桐庐的山地较多,发展农业产业同样存在诸多困难。为此,他建议县委、县政府对农业产业发展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同时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惠农政策带来的真正实惠。
(陆一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