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窗

“就地过年”线上消费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李汉卿谈过节消费

李汉卿

□ 司 倩 文/图

年关将至,全国已有30个省级行政单位提倡就地过年。那么,各地如何做到“就地过年”的服务保障更到位,助企服务更有力,让“年味服务”更足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李汉卿谈了他的观点。

完善放心消费环境

李汉卿认为,让“年味服务”更足还需营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加快完善公共场所和各类消费场所的卫生标准和个人防控责任。对于一线服务保障人员要纳入“应检尽检”范围,并优先接种疫苗,尽可能做到“应接尽接”。同时,大型城市要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和风险程度,适时调整响应级别和明确相应的防控措施,避免“一刀切”。

鼓励零售、餐饮、文化、教育等行业通过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在线教育平台等媒介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探索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平台支撑”相结合的方式,发放电子消费券,重点补贴受影响较大的线下企业。

优先保障生活消费品供应。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加强与生产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直采对接。兜住民生底线,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启动、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强化物流保供服务能力。建立农产品和防疫物资的绿色通道,保障产销顺畅。强化多部门协同,处理各地因政策不一产生的物流运输纠纷。

返乡地消费转为就业地消费

李汉卿表示,往年春节期间生产都会有所放缓,而消费则受到较大提振。今年人们由返乡过年转为就业地过年,春节消费重点区域将由返乡地消费转为就业地消费。传统春节旺季的异地旅游、酒店住宿、外出就餐、出门购物等消费将受到较大冲击。预计2021年一季度上述行业增速将比2019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好于2020年同期。

2020年受疫情影响,生产和消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今年的“就地过年”将降低返乡人口,加快复工速度,与2020年的春节又会有所不同,与生产相关的地产消费、汽车消费、电子产品消费等将得到充分供给。

大型城市外卖量有望创新高

李汉卿说,消费业态不断创新,消费方式将进一步线上化。去年春节期间人们通过线上渠道实现了“足不出户”的日常消费,网络购物、网络课堂、在线娱乐、在线办公等领域都实现了高速增长。

他预计,“就地过年”线上消费将继续快速增长。短视频作为新社交媒介,凭借用户黏性强、低成本及高转化率的优势,已成为消费增量的重要渠道。外卖平台主要市场份额在大型城市,今年春节期间大型城市的外卖量有望创同期新高。

加强外来务工就业政策支持

李汉卿强调,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灵活就业政策支持。就业地城市要建立共享员工、兼职、非全日制等灵活就业方式的供需匹配平台;完善灵活用工劳动合同及社保缴纳制度;用人单位要妥善安排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安排职工在春节和休息日加班的用人单位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或者根据职工意愿安排补休。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关爱服务。

2021-02-0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李汉卿谈过节消费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4974.htm 1 “就地过年”线上消费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