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政企智库

智库最核心的资产

□ 周湘智

什么才是智库最核心的资产?对智库而言,最核心的资产就是人才!

近年来,我国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成效明显、来势看好,但总体上仍呈现“不够用、不管用、不适用”的格局,培养造就一大批合格智库人才已是迫在眉睫。

现实中一些人把智库人才与学术人才混为一谈。事实上,学术人才研究选题往往基于个人兴趣,智库人才研究选题则基于现实决策问题的倒逼;评价学术人才的主要标准是理论上的建树和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评价智库人才的主要标准是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和在决策层的影响力。

智库人才主要包括掌舵人才、研究人才与行政辅助人才。掌舵人才是智库的领军者与“大脑中枢”。智库掌舵人的主要职责是科学确定智库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定位与战略步骤,科学配置整合内外资源,负责领导整个智库的进退行止。一个优秀的智库必然有一个强大的、开拓型的智库领袖。研究人才是智库的“有生力量”。智库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研究人才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来开展。智库研究人才的主要职责是产出和传播优质的政策思想、政策方案,应该“既有理论性的机制解释能力,又有应用性解决方案供给能力”。行政辅助人才则是智库得以正常运转的坚强后盾。

新华社发表的评论指出,补齐智库人才短板,必须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国智库人才紧缺,如果靠从其他地方“挖”,要么无人可挖,要么成本太高;从国外引进人才则易“水土不服”。与此同时,一些智库现有人才则未得到合理利用。解决智库人才短缺问题,应采取“以我为主、引进为辅”的策略,注重激活存量、储备增量、提升质量,着力营造人才成长的沃土良田。

悉心育才。智库掌舵人才培养要以领导有方、务实干练、开拓创新为要求,大力提升其战略思考谋划能力;研究人才培养要大力提升其战略预测能力;行政科辅人才培养要大力提升其任务落实能力、信息开发能力。组织人事部门应设立智库人才培养专项,同时在高校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专业下开辟专门方向,以培养各类智库专才。

科学用才。要有善待智库人才的诚意。智库人才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升级版”,党委政府与高校院所要营造强大人才磁场,使智库人才进得来、留得下、用得好。要有善用智库人才的措施,实现个人专长、团队优势之间的最佳匹配。要有善管智库人才的能力,按照全面化、数字化、差异化原则,分类制定智库人才业绩考核与奖惩办法,促使智库人才不仅出勤,更要出彩。

尽力纳才。要注重解放思想、破除偏见,树立正确的智库人才观,注意吸纳那些博中有专、专博相济的“T型人才”。组织人事部门应加大“旋转门”的双向开启力度,进一步改善智库人才结构。采取弹性聘任制度,将离职官员、企业高管等熟悉政府运作、了解一线实践的精英充实进来,建立一支结构优良的智库人才队伍。

2021-01-06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4079.htm 1 智库最核心的资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