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军 张春景
“他们企业欠我的第一笔货款26万元昨天已经收到了,太感谢你们街道从中的调解了。”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海州湾街道非诉讼服务中心通过耐心、细致的多次调解,成功化解了辖区两家企业的债务纠纷,申请人张经理第二天就收到了第一笔欠款。
据了解,两家企业因货款问题引起了矛盾纠纷,双方情绪激动一直在僵持较劲,都觉得对方有错,想通过信访及法律程序,起诉对方、打官司解决问题。海州湾街道非诉讼服务中心了解到两家企业具体情况后,主动安排调解员分别上门调解。“进行法律诉讼一般耗时长、费用高、执行难,到时昔日的合作伙伴对簿公堂,很可能就反目成仇,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和合作都有影响。”调解员首先安抚双方的情绪,耐心、细致地把事情讲明白、说清楚,经过多次上门调解终于促成两家企业心平气和、开诚布公地坐下来协商。
协商过程中,调解员也参与其中,并当起“润滑剂”,促进制定双方都满意的还款计划,在欠款企业还完货款后,帮助其进行信用修复。两家企业在签订调解协议后还表示,依然愿意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
近年来,海州湾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要求,将司法调解与信访工作深度融合,成立街道非诉讼服务中心,构建多主体参与、多领域汇集、多链条驱动的非诉讼化解体系,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海州湾街道非诉讼服务中心不仅将调解职能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向延伸,还依托“绿盾全国企业征信系统”为辖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并公示接受全社会监督。对存在失信行为但积极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的企业帮助其进行信用修复;对拒不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的企业纳入企业失信名单并在网上进行公示,曝光其企业违约行为,约束其经营空间,促使其回归诚信轨道。
“非诉调解+信用建设”最大限度将企业矛盾化解在诉前,降低司法业务开展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对提升司法公信力以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据海州湾街道办事处主任林正冰介绍,海州湾街道非诉讼服务中心是江苏省内第一家街道层面的非诉讼调解平台。今年以来,该中心已出色完成28件信访矛盾纠纷的调解,逐步形成便企高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径,帮助6家企业完成了信用修复,为信用海州湾创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