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徐军报道 近日,北京市房山举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对接交流服务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房山区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瓶颈、突出矛盾、主要问题,邀请专家学者、浙江地区旅游发展先行村负责人等对房山区有资源、有条件、有基础、有意愿的重点村进行具体对接和指导服务,找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具体措施和改革路径。
高质量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既是北京市房山区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三区一节点”功能定位、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区的重点举措。
在此活动中,围绕乡村旅游产业层面的人才回村、运营层面的人才入村、环境层面的艺术家进村,形成“结对”关系。房山区组织浙江地区旅游发展先行村与区乡村旅游重要试点村,形成“结对服务”关系。针对乡村旅游的产品打造、接待服务、商品开发等关键环节,分享成功经验、传授成功案例。在研学基地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数字化运营等重要领域,邀请专家传播先进理念、提供具体建议;组织大学艺术院系与房山区乡村旅游重要试点村,形成“结对服务”关系,围绕乡村环境优化提升、强化村容村貌艺术设计、植入艺术基因、推动艺术家进村等关键内容,探索支部共建、形成实践成果。
此外,专家学者及浙江地区旅游发展先行村的村级组织负责人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聚焦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主题,针对乡村旅游理念不新、路径不明、人才不多、环境不优等具体问题,对房山区韩村河镇圣水峪村、大石窝镇王家磨村、十渡镇西太平村、十渡镇马安村、张坊镇穆家口村、蒲洼乡东村等重点村进行了深入调研考察,并在实操层面进行具体指导,其目的是推动人才回村、产业兴村、艺术家驻村,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中找到更好的突破口、着力点,为房山区有资源、有条件、有基础、有意愿发展旅游产业的乡村,为房山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