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微”活动发挥四大功能:“加法”功能,为联洋社区“家门口”服务提供便民服务等增值配送服务;“减法”功能,统筹优化社区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标准,规避资源重复浪费;“乘法”功能,自筹社会资金,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居民幸福感,化解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发挥增值效应;“除法”功能,人人参与,人人可为,自治共治,去除社区不安定因素。
□ 吴立人 陈平如 张煜菁
花木街道联洋社区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心区域,辖区面积4.4平方公里,共有7个居民区、18个小区、4大商业广场、7座商务楼宇,常住居民1.6万户5万人,流动人口10万人,其中有外籍人口5000多人,分别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是“老外”聚居的一个著名国际社区。
作为国际社区,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做好社区治理,并引导外籍居民融入社区生活?如何调动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推动社区党建不断深化升级?
在上海市委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精神引领下,联洋社区党委积极落实浦东新区关于大力推广“1+1+X”自治工作法的要求、“家门口”一站式服务规范的标准、新时期基层治理六个维度的要求,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从2016年开始,联洋社区创新开展大型社区公益自治活动——“微公益、微自治”大赛活动(以下简称“两微”活动),成为联洋社区党委创新社区治理的一个品牌项目。
党建引领 共建联建聚合力
以“小齿轮”的“微动力”增强“大引擎”的“硬核力”,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创新社区治理,基层党建先行。在开展“两微”活动中,联洋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共建联建聚合力,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党建+治理+服务+公益+文化”,充分体现“大党建、小联建、共治联洋”的机制创新理念。
联洋社区党委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在“两微”活动每个项目团队里设立由党员担任的政治指导员,使党员发挥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的作用,成为全社区最具活力的“红色细胞”。在抗疫防疫、垃圾分类、文明创城等工作中,党组织发挥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工作引领的作用,以“小齿轮”的“微动力”增强“大引擎”的“硬核力”,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发挥红色引擎的重要作用。
联洋社区党委直面“深化国际社区党建联建工作、搭建区域党建大格局”的形势任务,本着“党建引领、业务建功”的宗旨,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合力。联洋社区党委与社区内近50家单位先后进行党建联建共建签约,不断丰富“两微”活动内涵,以“微热度”“微影响”“微聚焦”“微故事”“微未来”的“五微”形式,呈现党建联建的愿景与成效。
居民自治 发挥主体聚能力
充分发挥联洋人主体作用,展现联洋国际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在开展“两微”活动中,联洋社区党委坚持“联洋人主体地位”的理念,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两微”活动方案明确指出,项目申报的范围不限,只要是为联洋社区居民服务,无论是个人,还是楼组、群文团队、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都可申报项目。凡评审通过的项目,可根据群文团队、创新项目、自治项目等不同项目类别,获得项目资金、居民动员、培训交流、媒体宣传、鼓励表彰等资源支持。项目和活动范围涉及党群文化、社区服务、传统艺术、生态环保、公益服务等诸多方面。
“老外”聚居,且来自不同国度,文化差异巨大,如何吸引他们参与社区自治共治、打开国际社区治理新格局?联洋社区党委设身处地,想了很多好办法。在“两微”活动中还活跃着一群外籍居民的身影,他们精心策划、热情参与社区开展的中外文化体验、慈善公益跑、垃圾分类等公益活动,成为“两微”活动的一大亮点。由联洋涉外服务站策划的“老外话联洋”项目,通过外国友人的视角来了解、宣传联洋,并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刊登在“两微”活动的宣传窗口——《联洋新社区》报上,让更多的外籍居民融入社区,体现“国文化、洋文化、国际联洋”的特色。
“两微”活动将分散在联洋家园闪烁“自治之光”的珍珠串成一串串美丽的项链,充分发挥联洋人的主体作用,展现新时代联洋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联洋国际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社会组织 增能赋权协同力
让居民“露脸”和“动手”,积极挖掘、培养和激励社区公益达人
在开展“两微”活动过程中,联洋社区党委十分重视辖区社会组织支持平台并真正发挥作用。
受“两微”活动领导小组的委托,由活动发起方主要单位之一联洋新社区服务社主持工作组的日常工作,负责流程设计、品牌定位、服务菜单、项目全周期管理以及主题活动、创业就业、法律保障、环保科技等活动的策划、组织、培训、协调、实施等。
通过“两微”活动,联洋社区经常多途径为辖区内社会组织培训,增能赋权,助力社区治理与发展。联洋服务社具体负责“两微”活动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浦东代表机构支持下成立的“行益联洋”公益发展基金的运作,以及与上海市志愿者、花木街道志愿者协会做好对接,并设计积分制,激励志愿者投入社区治理和公益活动中。
在强化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垃圾分类、防疫抗疫等全面启动和深入推进。联洋社区党委注重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一是通过联洋服务社主办的《联洋新社区》报每月专版、《行益联洋》专刊等广泛宣传垃圾分类、防疫抗疫相关知识和社区工作推进状态;二是在全民防疫抗疫工作中,社区通过联洋服务社、新和心理咨询、联洋健康服务中心、联洋家庭咨询服务中心等,为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青少年等提供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情感调适、卫生健康等公益服务;三是联洋服务社在“两微”活动过程中,让居民“露脸”和“动手”,积极挖掘、培养和激励社区公益达人。
科技创新 云端服务支撑力
精心推出种类多样的“服务菜单”,努力建立可信任的“云上社区”
“两微”活动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有机整合社区政、企、社、校、医等各方资源,精心推出种类多样的“服务菜单”,包括“睦邻荟”“自治荟”等六大类“项目菜单”100余个,涵盖便民服务、民间艺术、文化生活等“企业菜单”70余个,包含母亲节、重阳节、公益跑等“主题菜单”20余个,并进行广泛宣传,欢迎居民、居委、社会组织、学校、爱心企业等积极认领项目。
“两微”服务云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居民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访问使用,从项目申报到结题、项目速览、扶危济困“微心愿”对接、“行益联洋”基金的信息公开、小米粒积分、服务菜单的需求对接等都由IT平台端到端支撑,为党建引领的多维度社区治理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支撑。
居民通过手机“两微”服务云菜单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项目,也可组团申报项目;企事业单位通过菜单对接适配自己的项目,也可定制个性化项目;学生通过菜单选择课外实践等……
“两微”服务云还推出垃圾分类菜单,包括基础和拓展两大模块,居民可进行在线的学习、宣传、打卡等;同时也提供线下环保活动的组织、报名、推广以及全面在线监督管理等工作。
“两微”服务云深耕细作,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不断提高社区现代化治理能力,努力建立一个可信任的“云上社区”。
整体合力 多元治理新格局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幸福联洋新家园治理共同体
联洋社区党委集聚多方能量,精准施策为民,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精神积极提升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能力,取得良好成效,初步形成国际社区党建联建聚合力,多元治理共建共赢的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格局。
联洋社区党委引领的“两微”活动,通过四季活动的经验总结和迭代,较好地发挥了四大功能:一是“加法”功能,为联洋社区“家门口”服务提供便民服务等增值配送服务;二是“减法”功能,统筹优化社区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标准,规避资源重复浪费;三是“乘法”功能,自筹社会资金,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居民幸福感,化解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发挥增值效应;四是“除法”功能,人人参与,人人可为,自治共治,去除社区不安定因素。
“一起来做微公益,自治要有我和你!”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联洋社区“两微”活动将继续秉承守正、创新、再出发的宗旨,在联洋社区大党建的引领下,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则,积极探索和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践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幸福联洋新家园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