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迪 刘珂瑜 叶仕春
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率先成立产业园区发展联合会,既是街道企业服务工作改革创新与先行示范的重要探索,也是南山区2020年改革项目之一。
粤海街道辖区内汇集212个产业园区及楼宇,各类商事主体3.4万家,云集腾讯、中兴、大疆、华润等高新技术企业,贡献超3000亿元GDP,是深圳科技创新和总部经济主阵地。2020年,在疫情严重的上半年,粤海街道仍取得瞩目的经济成绩:工业增加值257.56亿元,增速6.7%;重点服务业营收1649.44亿元,增速10.01%——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南山区及粤海街道企业服务工作上的诸多改革创新举措。
为破解产业空间聚集度不够、资源整合力度不强等问题,建立大、中、小各类产业园区之间有效协同发展机制,粤海街道联合智库机构——广东省国研数治规划研究院,经过精心策划筹备,于11月18日在科兴科学园召开了粤海产业园区发展联合会成立大会。大会邀请深圳市发改委、市委改革办、市体改会、国策智库及市科创委、市私募基金商会、南山科创局、行业协会、服务型企业等相关领域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出席,共商联合会未来工作方向。
成立大会上,粤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工工委主任袁丽在致辞中强调,联合会将汇聚各方力量,深度推进各园区间、园区与企业间、项目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优秀园区经验传播,增进服务供给、资源共享和产业链互促联动,推进园区和企业高质量先行示范发展。
启动仪式上,粤海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业甫等分别向联合会的会长单位(科兴科学园)和副会长单位(9家企业园区)授牌,并与腾讯云计算、北京银行等4家为园区提供支持服务的重点企业进行了签约。
首届联合会由10个重点产业园区、4个商协会、4个重点服务型企业和2个南山区常务理事单位组成,建成了政、园、企、产、融、研一体化服务枢纽。为充分发挥联合会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关键功能,先行示范推进产业园区服务体系建设,联合会编制《粤海产业园区发展联合会工作服务手册》《粤海街道产业园区发展联合会公约》,力争探索出更多可推广复制、示范引领的创新模式。
园区发展论坛上,多位专家指出,联合会须做到“服务好创新、服务好企业”,着力打造“四个一”,争取在“十四五”期间落地更多重大平台、试点,后续可从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优化现有创新载体与引进新型重大创新载体并重,通过公约等形式做实做强企业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