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信之声

用强监管为信用承诺补“缺口”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全力推动信用监管嵌入各部门业务流程和系统,构建“承诺—履约”监管闭环,信用监管难落实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 朱成林 余伟婷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近来针对信用承诺制监管“缺口”,借力信息化手段实施信用承诺全流程记录,全力推动信用监管嵌入各部门业务流程和系统,构建“承诺—履约”监管闭环,并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探索跨区域联动监管,为全省、全市构建信用承诺制闭环监管形成探路经验。

借力信息化

构建“承诺—履约”闭环

2019年10月,苏州市吴江区启动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二期项目建设。除实现信用信息管理、信用评价、联合奖惩等功能外,平台创新开发信用承诺管理系统,生成信用承诺“二维码”在各部门推广使用,着力破解承诺信息难采集、难入系统等源头问题。

各部门根据承诺事项需要,统一信用承诺模板,形成该事项承诺“二维码”。承诺人只需扫码填写,承诺书即可存档并自动上传到系统内进行公示。

“依托信用承诺管理系统,吴江区监管部门可对承诺事项清单进行管理,实现‘承诺-采集-公示-监管’环节的无缝对接。”吴江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以吴江区医保局为例,卫生院所通过扫描相关信用承诺“二维码”主动填写、上传《定点医疗机构法人代表防范欺诈骗保承诺书》,信用承诺书自动进入信用承诺管理系统发布并公示。一旦发现承诺未履行,医保局可对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卫生院所进行标记,并将数据反馈至平台形成一条失信记录。在之后的监管中,该卫生院所将不再适用于其他领域的信用承诺制。

目前,吴江区已实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告知承诺等60余项信用承诺事项。

将信用监管嵌入

各部门业务流程和系统

事中事后监管的缺位是信用承诺无法实现闭环的重要原因之一。“信用监管要想在各部门落实并持续实施,关键是要将其内化成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流程的必要环节,同时要做到操作流程简便、应用体验良好。”吴江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吴江区创新信用监管机制,积极落实苏州市“双嵌入”试点工作,引导各部门将信用管理机制嵌入到部门工作流程中,将信用管理模块嵌入到部门业务系统,信用监管难落实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同时,依托区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吴江区创新开发信用平台嵌入开放组件,在不破坏各部门原业务系统前提下,推动各部门将信用管理嵌入各条线业务系统。基于该组件,监管部门不需更换系统,便可对被选中的信用主体的信用档案、信用承诺、联合奖惩、信用审查、信用评价等相关信用信息实现“一键查询”。

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

探索跨区域联合信用监管

“构建协同监管格局是实现信用承诺闭环监管的保障,其监管不仅体现在跨部门、跨领域协同上,更体现在跨区域协同上。” 吴江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2019年10月,吴江区与上海青浦区、浙江嘉善县共同签署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信用合作备忘录,提升信用信息在跨地区市场准入、行政审批、招标投标、政务采购、行政管理、评优评奖等环节的应用效果。

今年,吴江区、青浦区、嘉善县三地法院、发改部门进一步签署示范区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推动建立失信被执行人跨区域联合惩戒机制。同时,吴江区开通“示范区联合曝光台”,对示范区内严重失信行为进行统一公示,目前已共享相关数据311条。

当前,吴江区在环保、旅游、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已初步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制约的区域联动机制,为进一步构建信用承诺闭环监管提供了联动保障。吴江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吴江区正在以信用承诺为抓手,探索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信用承诺闭环监管机制。”

2020-11-27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全力推动信用监管嵌入各部门业务流程和系统,构建“承诺—履约”监管闭环,信用监管难落实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2734.htm 1 用强监管为信用承诺补“缺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