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宏林 孙晓世
近日,第二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又上演了一台台好戏。虽已入冬,浙江省金华市的天气却温暖如春,金华各大剧院舞台上,更是热火朝天。金华是浙江婺剧的大本营,金华古称婺州,婺剧流行于金华、衢州、丽水、建德等地。金华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为我国的传统戏剧的保存、发展与传播以及旅游与文化的水乳交融,做了一件件大好事。
婺剧是一种多声腔剧种,拥有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本次的“李渔戏剧汇”,全国各地不同剧种齐聚金华,剧目有:婺剧《经典折子戏专场》《李渔别传》《信仰的味道》;粤剧《清水河畔》;秦腔《经典折子戏》;越剧《早春二月》;黄梅戏《我的离骚》《五月的鲜花》;河北梆子《经典折子戏》《金锁记》;吉剧《经典折子戏》;楚剧《寻儿记》;高甲戏《范进中举》;濮剧《黄河红帆》;话剧《家有九凤》《新时尚总动员》。
金华有着令人眼红的旅游资源,不仅要唱得好戏,干得好事,还要出得好名,做旅游产业,一定要重文化、重高调、重传播。
诸葛亮后裔聚居的金华兰溪“诸葛村”,名声在外却很少让游客与金华联系在一起。就古村而言,金华有许多不逊色于诸葛村的村庄,为什么只有诸葛村一骑绝尘,每年有2000多万的旅游收入呢?答案只有一个:文化。一部《三国演义》,在几百年前就为诸葛村做了广告。
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楼存记副局长介绍说,金华百姓对婺剧的热爱,超乎一般人想象。每年的农历9到次年4月,是金华乡村丰收农闲的季节,村村要请婺剧戏班子唱上6天5夜大戏,乡民们一起享受太平盛世小康生活好时光。民间的戏班子只恨没有多长几个嘴巴,能多唱几台戏。戏班子里的一对唱主角的夫妇,半年的农闲,唱戏收入过40万。
楼存记曾经担任过浙江婺剧团的党委书记。楼存记说:“传统戏剧对道德文化建设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人们从戏剧中学做人、辨忠奸、习良善、教子孙,懂得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道理。”未来,楼存记考虑在旅游旺季游客云集的古村露天剧场,大唱婺剧,免费供游客观看赏玩,增加旅游的文化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