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畅水
2014年,江西省石城县吹响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在深圳打拼多年的黄小勇得知家乡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返乡创业、招商引资等实实在在的政策后,返乡调研。他发现家乡紫色页岩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质和磷、钾等营养元素,能生产出顶尖水果,于是决定回乡创业,先后成立了江西省铭鸿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石城县普丰果蔬专业合作社。
2015年5月,一场特大洪灾导致黄小勇新开的经济果林区出现了大面积塌方,园区损失惨重,部分合伙人提出撤资。此时,石城县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帮他争取到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竹溪小流域治理资金,用于支持园区林相改造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从那时开始,黄小勇迅速调整园区开发思路,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融入园区建设,走“生态改良+乡村旅游”的发展新路。2019年,该园区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如今,昔日的荒山秃岭正逐步变为农民的“绿色银行”和“生态绿肺”。同时,黄小勇组建的普丰果蔬专业合作社也带动了136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同样在深入贫困地区,带领贫困户动手脱贫的还有一位用心、用情、用爱坚守初心使命的驻村干部周云帆。
四川省稻城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甘孜州四大高城之一。2018年6月,周云帆成为民革四川省委会派驻稻城县普牙村的驻村干部。两年时间,他带领普牙村走上幸福小康之路。
初到普牙村,周云帆就想着一定要为普牙村找一条长久的致富路。他决定在浑身是宝的牦牛身上做文章,利用成都民革捐赠的20万元养殖基金,再加上合作社这两年的盈利收入为村子买来76头母牦牛。村委会用抽签的方法,决定村主任中拥一家代为饲养,每年上缴合作社3万元作为村民的分红钱,5年后再交回合作社76头年龄相仿的母牛。
将近半年时间,这76头母牛就产下20多头牛仔。牛生牛,钱生钱,这条“牦牛产业”为普牙村奠定了致富的根基。
巩固扶贫成效,扶贫更需扶智。周云帆提建议、做动员,全力推动建立村幼儿园,并自告奋勇当老师。如今,普牙村的学龄前儿童全部在普牙村幼教点就近上学。周云帆也成为百姓心中的吉祥“拉姆”(藏语“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