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视角

经济繁荣离不开宽松的经济政策

古代夜市的多姿多彩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夜间经济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经济繁荣离不开政府宽松的经济政策

□ 万 喆

夜间经济是一个既“新”又“老”的话题。

说到夜间经济,这个词是新词,但说到夜市就源远流长了。而说起夜市的起源,学者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说,西周夕市是夜市的雏形,至两汉出现相对成熟的夜市。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就有关于邠亭夜市的记载。《说文·邑部》“邠”字解曰:“豳:美阳亭,即豳也。民俗以夜市。”《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有价值的古文字学著作,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在那个时候的邠亭一带有夜市。所以,可以得出我国夜市在汉代就已经出现的结论。

还有一个重要证据,是《后汉书·孔奋传》中的一段记载:“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大意是,东汉初年,天下很乱,大家很穷,只有姑臧这个地方富裕,生意上做得挺滋润。古代通常“一日三合”。《周礼》曰:“大市日侧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而“市日四合”是说姑臧这地方人流物流太繁盛了,非得“一日四合”不可。如此,既然早上有了,中午有了,傍晚也有了,那多出来的就只能是“夜合”了。

隋唐时期关于夜市的史料更为丰富。唐朝杜牧的《泊秦淮》诗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很明显,诗中描述的纸醉金迷的秦淮河畔的朦胧夜色,像极了桨声灯影里秦淮河的夜市。只是当时诗人的心情相对复杂。唐人方德元的《金陵记》中,也记载了金陵的夜市,说富人“盛金钱于腰间,微行夜中买酒,呼秦女置宴”,让人想象出豪门富客戴着大金链子招摇于夜市的场景。而事实上,唐朝实施有严格的“宵禁”制度,所有夜市的一切声马犬色都是违法的。到了南宋,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临安夜市早已实现全年365天天天营业,一天24小时无休,早市夜市早晚相连,衣帽扇帐,盆景花卉,鲜鱼猪羊,糕点蜜饯,时令果品,应有尽有,满地的“清明上河图”。

古代夜市的多姿多彩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夜间经济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从秦汉到元明清,很明显可以看到,夜市的规模和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及形态有着内在的联系。夜间市场是日间市场的延伸,因此,夜市本身就代表着地区经济的活跃度高、商品交易频繁,有夜市是当地生活水平较高、居民较为富裕的表现。而且,从唐代到宋代,夜市覆盖的范围随着经济发展有所扩大,再到元明清代,夜生活的普及面从达官显贵延伸到黎民百姓,这可说是夜间经济丰富后的溢出效应。

即使唐代采取相对严厉的“宵禁”政策,连大诗人韩愈都感叹宵禁使得出城访友不能尽兴,但夜间经济却在夹缝中异常顽强地生存下来,使繁华的夜市得以持续。而随着城市规模和经济的繁荣,以及较大规模夜市的冲击,严厉的“宵禁”也已经难以持续。

夜市的繁荣自然离不开历代政府合理的经济政策。唐代有 “坊”“市”分离制度,居家不能面对街道开门,即居住区要与商业区分离。到了宋代,此制度被打破,店铺可以临街,商居混杂,商品交易无处不在,为商贸的活跃繁荣提供了可能。此时的“宵禁”已经名存实亡。公元965年,宋太祖下令 “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至此,城市人口剧增,商业日趋繁盛,夜市就不再受时间的限制而通宵达旦。“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此通晓不绝。”

从历史上看,夜市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好的夜市也出现在经济、文化发展繁盛的时期。可见,不论是哪个朝代的哪种经济,最关键的是,不应压抑市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顺应市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让市民的这种需要与整体经济繁荣融为一体,才是好的经济政策。

(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2020-07-22 古代夜市的多姿多彩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夜间经济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经济繁荣离不开政府宽松的经济政策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8435.htm 1 经济繁荣离不开宽松的经济政策 /enpproperty-->